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專欄

拯救失落的傳統節日

2019年01月11日 20: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傳統節日往往體現了國人對自然的認識和尊重,蘊含著厚重的歷史與人文情懷,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核心。然而,傳統節日所蘊含的詩意和情懷日漸式微。

  造成傳統節日文化失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文化互相交融,就像民族大融合一樣,已經不可能存在純粹屬於某個民族的文化了,都或多或少的改變了,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是一樣,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強烈衝擊,各種思潮衝擊著人們的思想,現在人們過節的想法和以前已經大不一樣了,再來人們喜歡新鮮和崇洋的心理也起了推動作用,過慣了傳統節日也膩了,洋節正好符合一些人的想法。此外,現在重經濟,利益的社會價值觀,使得文化被輕視了不少,現在很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對文化的理解簡直膚淺到極點,就更不能了解傳統節日的內涵了,也就從心理忽視了傳統節日了。再者從學校來説,傳統文化節日文化熏陶教育在學校教育裏是有所缺失的。青少年對傳統節日文化缺乏必要的認知,使青少年對傳統節日的歷史豐富內容和悠久的淵源,以及相關的慶祝活動都不甚了解,進而對這些節日的情感漸漸淡漠。

  要想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既要繼承也要創新。一方面要加大傳承力度,通過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立法保護、大眾教育等,要重新樹立人們的價值觀,重新在人們心裏樹立傳統節日的意義,讓人們從心裏願意過傳統節日,把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傳承和發揚下去。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既要創新傳承手段,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民眾喜愛傳統節日;又要創新文化內涵,挖掘傳統節日在新時代的價值,善於結合時代條件,不斷拓展傳統文化的外延、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讓其永葆青春活力,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台灣網網友:楊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