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黨員幹部勿要“煮酒論英雄”

2017年09月26日 13: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中央紀委公佈了交通部的一紙禁令。這一禁令,與舌尖上的腐敗有關,與前不久中國名酒之鄉貴州的一紙禁令不謀而合。(9月25日 新浪網)

  從9月20日中紀委曝光的五起典型問題中,不難看出,在高壓態勢之下,仍有一些黨員幹部對中央三令五申置若罔聞,在“酒世界” 裏難以自拔。在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狠剎“四風”的當下,那些還沐浴在酒中的、“酒精考驗”的黨員幹部們,該醒醒酒了!

  2014年7月14日,來鳳縣一名年輕幹部在陪同領導時,因飲酒致使嘔吐物堵塞窒息死亡;2015年4月29日,永州市市長向曙光等人因喝白酒導致一工作人員非正常死亡 這些血的教訓引人深思。“能喝二兩喝五兩,這樣的幹部我欣賞;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培養;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幹部才放心;能喝白酒喝啤酒,這樣的幹部要調走;能喝啤酒喝飲料,這樣的幹部沒人要;能喝八兩喝半斤,這樣的同志不放心。” 長此以往,在“官場”上形成了這樣一套評價幹部的“標準”,正是有這種“標準”的指導,領導幹部“煮酒論英雄”,最終把下屬喝死,而下屬為了得到領導的“賞識”,也顧不上自己身體,把命“搭進去”了。喝酒看是無關緊要,實則充滿了權力的音符,喝酒背後隱藏的是權力崇拜,表現為權小者對權大者的媚權行為。

  “公家出錢我出胃,吃喝為了本單位。” “領導幹部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中層幹部不喝酒,一點資訊也沒有;基層幹部不喝酒,一點希望也沒有” “酒瓶就是水準,酒風就是作風”。在這些歪曲的酒桌亞文化浸染下,很多幹部樂此不疲地穿梭在各色各樣的飯局當中,在觥籌交錯中迷失自我。更甚者,將“酒桌交際”視為晉陞提拔、工作辦事的金科玉律,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旗下的莊嚴誓言在醉熏的酒氣中被拋之腦後,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廉潔自律的為政道德在酒水的浸泡中逐漸扭曲。

  要遏制這種歪曲的“酒政治”,還需制度和監管合力。首先,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杜絕陰暗角落下的“酒桌弄權”;其次,要嚴格財務審批及公開制度,讓每一分錢都用到實處,自覺接受人民群眾和監管部門監督和審查,讓每一兩“酒錢”無處遁形。再次,要完善健全乾部晉陞機制,細化量化考核標準,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導向性,讓那些只會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喝酒混日子的人,無“出頭之日”;真正讓勤懇工作、幹事能力強、服務群眾好的黨員幹部得到提拔,使他們有奔頭、不寒心。

  法令行,則國治國興;法令馳,則國亂國衰。擰緊八項規定的螺絲扣,夾牢禁酒令的鐵夾板,從治理“酒規矩”入手,讓“喝壞胃喝壞黨風”的酒精在“規定”“禁令”中揮發,讓酒風酒氣淡下去,幹部作風硬起來。(台灣網網友:鐘義乾坤)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