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新三件套”套住了誰?

2017年08月28日 14: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眼下,各地高校開始陸續迎來新生報到。對於如今的大學新生而言,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這“三件套”,似乎已成為他們行囊中的“標配”。(湖南日報)

  上世紀80年代,“水壺、臉盆、被褥”是新生開學報到的“老三件套”,到現在,“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成為了新的“三件套”,而且還是大學新生的標配。

  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發現,這三件東西中除了手機之外,其餘兩樣對大部分新生來説其實是可有可無的:首先,筆記型電腦並不是所有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中必須用到的;其次,平板電腦對大部分人來説,其功能性大多偏向於娛樂。

  那麼,為什麼這些“雞肋”一樣的物件兒會演變成新生們的“標配”呢,在筆者看來,這其中不乏攀比心、虛榮心的大力推動。對於有些新生而言,仿佛不能拿出這些東西來“裝門面”,就會顯得有些低人一等,從此沒辦法在同學面前抬起頭來。這種想法,實在是不應該産生的!

  對於學生而言,無論在小學、中學、大學,以至於更高級別的深造中,都應該把學業放在第一位,把學習當成學生時代的本職工作。每位學生都應該明白,學業是一個人不斷自我積累,不斷自我提高的過程,這段求學經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奠基階段,理應心無旁騖,不被外物所擾。

  放眼大學校園中沸沸颺颺的“裸貸”、“校園貸”,它們之所以能夠甚囂塵上,在校園中大行其道,大抵也是因為有些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看到別的同學“吃穿用度,盡皆不凡”後不甘居於人下,從而出賣自己年輕的肉體或者做人的信譽,還把家人連同師長一起綁在“校園貸”的戰車之上,用“校園貸”的方式飲鴆止渴,來滿足自己無盡的虛榮心。這種被虛榮衝昏頭腦,在物欲中沉淪的學子,實在是既可憐又可恨的。

  學生是社會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那麼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要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人才不光是學校的責任,還要有家庭教育與社會引導的參與,只有三管齊下,齊抓共管,才能最大限度的實現教育的意義。(台灣網網友:翟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