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女大學生為了給患白血病的弟弟籌集醫藥費,願以自己打工一輩子為代價換取30萬元,此事一經曝出引發關注。8月27日,這名大學生李曉曉告訴記者,她弟弟住院已經一年多了,為此已經花費了近50萬元,這對家庭的打擊太大了,作為農民的父母,難以承受這樣的重擔,她自己必須想辦法,所以就採取了願以自己打工一輩子為代價換取30萬元醫藥費的想法。(8月27日新民網)
大學生、賣自己、籌集醫藥費,這三個敏感詞語無疑是把這篇新聞推上熱點的關鍵所在。可以説,從新聞的角度上看,這是一片有足夠噱頭且已經成功的新聞。但是,在我們以獵奇的態度看待這篇新聞,以憐憫的心情看待主人翁時,伴隨的還有傷感。這種傷感不完全是針對主人翁的無助,更多的應該是兔死狐悲的擔憂。
醫療問題,現在是我國最大的民生問題之一。細分之下,可以分為就醫難和醫療費昂貴兩個方面。讓大學生迫不得已賣自己救弟弟,無疑是醫療費昂貴的問題。其實,針對這方面,除了國家出臺了一些大病醫療政策,民間也有不少辦法。比如壹基金、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比如騰訊公益、螞蟻金服公益等網上募捐平臺。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醫療費昂貴的問題,特別是針對大學生這一潛力股,相信很多慈善機構都願意提前預支費用,換一個得力幹將。可是,為何還會出現李曉曉賣自己的事情呢?
筆者認為,拋開李曉曉學習成績等因素,主要和誠信環境有關。網上募捐鋪天蓋地,不乏有人借機斂財。比如有人網路直播籌款,為貧困山區募捐,結果被人揭穿是作秀,善款全部自己用。還有人家裏環境殷實,但父母生病後,依舊網上募捐,讓人覺得感情受騙。更不用説很早之前的“郭美美”事件,把紅十字會推上的風口浪尖,讓所有慈善機構飽受爭議。
所以,解決醫療費昂貴的問題,一方面出臺政策降低費用,一方面網上募捐,經濟共用這樣“兩條腿走路”的方法是可以行得通的。但是,如何把控誠信需要相關部門儘快完善制度,加強執法執行力。
筆者建議,對於欺騙行為的網上募捐,不能僅僅道歉或者是罰款,更應該是列入刑事處罰。誠信是一個社會的根基,他傷害的不僅僅個人信用,而是整個社會的得以持續發展的根本,比起殺人、搶劫對社會的影響更加惡劣。(台灣網網友:黃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