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女子理髮花23萬,誰來監管這些騙人的地方

2017年08月09日 15: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7月27日,杭州的楊女士去了一家位於濱江的美容店,本來只是打算理個頭髮,結果她竟稀裏糊塗地花了23萬元,辦了一張“黑鑽卡”,而且其中有20萬還是借來的。好好的理髮,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呢?原來是理髮店家告訴她有病。(來源:人民網8月8日)

  許多人都有定期到理髮店修剪保養頭髮的習慣,但就是在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大眾消費場所,近年來卻常常發生與黃賭毒有關的齷蹉事,今天,理髮店又被爆出可以診病治病,而且還有人被騙去23萬元的消息,讓人們對理髮店又增加了一道心理防備。理髮店為什麼總是這樣引人注目?

  在以往記憶中理髮店就是日常打理頭髮的地方,但隨著社會發展,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在利益的驅動下,做了許多超範圍經營甚至違法勾當,難免引起人們的警惕。文中楊女士去理髮被騙有婦科病,借錢辦理23萬元“黑金卡”的遭遇,不僅暴露出一些人警惕性不高、防範意識不強,容易被欺騙的事實,也反映出人們現在重視健康,卻有病亂投醫的實情。

  健康是大事,重視健康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但看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否則,輕易被不具有經營資格的什麼路邊店忽悠,不僅錢財受損,無益健康,若真是身體有問題,很可能發生貽誤治療時機,而導致病情加重的情況,那真是得不償失。楊女士被理髮店忽悠稀裏糊塗就花掉了23萬的遭遇,是缺乏防騙警惕性而被騙的典型,對這類騙術,應引起所有人警惕。

  那麼,對打著理髮店旗號而大興騙術的勾當,應該怎樣懲處?筆者認為,監管執法部門應加大巡檢和處罰力度,對超範圍、誤導欺騙的經營行為,應給予加大經濟懲罰力度,達到殺一儆百;對存在違法的經營行為,應及時給予法律制裁,通過有效監督,杜絕此類害人事件發生;同時,廣大消費者也應提高防騙警惕性,養成求醫問藥到正規醫院的習慣,不給騙子可乘之機。只有擦亮雙眼,潔身自好,不貪便宜,才能免於受到欺騙。(台灣網網友:宋程濤)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