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燒錢式”教育要不得

2017年08月01日 16: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英文1.2萬元;邏輯數學1.4萬元;舞蹈7000元;看圖説話1.1萬元;繪畫6000元......一年各類補課費就要5萬元。近日,網上曬出的一張補習帳單令人咋舌,曬帳單的母親感嘆:“養的不是孩子,是臺碎鈔機。”《中國青年報81日》

  看到網上曬出的補習帳單,讓我不禁感慨萬分。英文、邏輯數學、看圖説話......各類補課費動輒就上萬,現在的課外培訓班已經變成“燒錢”式消費。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本著個性化教育的初衷,有選擇地參加某些社會培訓班,彌補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的不足,本是無可厚非。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盲目焦慮、攀比,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正如一位家長曾以博弈論解釋這種“燒錢式”教育:教育部門呼籲減負,對於家長及學生來説,選擇有以下三種:如果所有人都減負(合作),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其他人減負你增負(背叛),你將取得相對優勢;其他人增負你減負(背叛),你就會處於弱勢地位。權衡利弊後的家長有可能選擇合作嗎?絕無可能,只能互相主動增負。

  一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學業競爭就不斷被提前。當別人的孩子大多去了補習班,你的孩子怎麼敢做“異類”,不去呢?現在的很多社會培訓機構與學校教育嚴重同質化,內容幾乎相同,只是深化學校課程而已。動輒就花上萬去報培訓班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不僅“燒錢”,也影響也孩子個性化的發展,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這種“燒錢式”教育是要不得的。如何才能剎住課外“燒錢”式的培訓之風呢?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家長要對孩子的教育保持理性。對於各類培訓班的炒作,如:孩子只要報名,就可以上名牌大學;報名讓你的孩子趕超跨越,走在時代的前列;參加了培訓,考試考第一......,家長要保持冷靜,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針對孩子的個性,可以報一些孩子喜歡的,適合孩子特點的,彌補孩子不足的培訓班,但是透支孩子的精力,“拼錢”式報各種各樣的,不適合孩子發展的培訓,這可能在短期有一定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扼殺了孩子學習的初衷,只是讓孩子變成了學習的機械,不利於孩子創新能動性的發展。

  同時,呼喚教育制度改革。燒錢式”教育從根本上來説,是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對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均衡教育資源分配,改變“唯分數”,切實建立招考制度等。深入調研,狠下功夫,將各項工作做足做透,堅定推進教育資源均衡化工作,解決教育難題,杜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和校內放羊、校外培訓機構爭搶的狀況。

  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想要贏在起跑線上,於是就拼命地衝刺,但效果一定好嗎?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開始拼命的奔跑,那麼這場馬拉松比賽還沒有結束,你的體力想必已經消耗殆盡。所以,“燒錢式”教育要不得,家長要對孩子的教育保持理性,有關部門要完善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贏得這場馬拉松比賽。(台灣網網友:康連靜)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