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臺當局蓄意“課改”,再次挑釁大陸

2017年07月28日 15: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在近日公佈了“臺灣民眾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引發熱議的當屬歷史科目中的“去中國化”現象。主要表現在大減中國史內容,並將中國史移至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即將原來的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三個領域改為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三領域。

  臺當局蓄意“課改”的舉動,無疑是對原本脆弱的兩岸關係的又一次打擊。教育應當秉承公正事實原則,尊重歷史,使青少年以史為鑒,而臺當局執意以虛假扭曲的內容來蠱惑青少年,強行切斷兩岸血緣及歷史聯繫,背後是“臺獨”的又一次張狂,此舉最終必將導致兩岸關係矛盾加劇,而苦果自食的也必將是臺當局。

  臺灣絕大多數居民都來自大陸,自古兩岸就有著深厚淵源。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臺灣。于1683年清軍進去臺灣,隨後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自此臺灣成為中國一部分。現臺當局執意將歷史教材中兩岸歷史抹去,並將大陸納入東亞史。換句話説臺當局的歷史教材中將沒有中國史,只有東亞史,臺灣將失去與“中國”的歷史連接。

  近期以來,蔡英文當局總是不斷默許“臺獨”事件的發生。雖不敢明槍踩踏“紅線”,卻背地里加緊構建“臺獨”思想基礎。現如今卻將矛頭指向青少年,指望通過刻意歪曲的歷史教育,扭曲青少年的正確歷史認識,徹底將其引入歧途,成為政治局面上的犧牲品,是極其無賴和不講原則的行為。

  雖然臺當局表示,如今草案仍在審核之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程式才能公佈實施,但是既然有此舉草案的産生,無疑是“臺獨”思想的外露。其次這也是典型以程式為由拒不回應實質內容的推脫,並不能證明任何清白。

  教育的課改無論如何都不能由單一的課程主導教科書編目,既能臺灣自稱民主多元社會,為何不能在此課改上秉承多元價值觀推動教育多元化與開放化?此次課改內容,臺當局理應當聽取社會不同意見者想法,尊重嚴謹的歷史資料及學術研究,推動多元課綱,而不是一頭扎進一處坑。

  教育之事事關重大,臺當局應當理性思考。如果執意扭曲青少年正確的歷史觀,必將使青少年成功政治的犧牲品。此外對大陸的成功挑釁,又必將使臺當局進入更加尷尬的局面。臺當局表示的“維持現狀”要展現出應有的誠意,在教科書問題上的肆意妄為只會加大兩岸衝突。誰是誰非,人心必有定量。 (台灣網網友:潘明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