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愛心支教豈能裹挾銅臭的味道

2017年07月17日 15: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利用暑期參加愛心支教活動,到達支教地點後才發現,主辦方非但沒有相關資質,竟然還開起收費性質的輔導班。近日,陜西數百名大學生,經歷了一場鬧劇。經調查,涉事企業並無舉辦支教活動的相應資質,目前相關部門已對其進行查處。(7月16日《北京青年報》)

  大學生利用暑假進行愛心支教,可以深入基層豐富自己的社會實踐,對鄉村教育資源的不足也是一種彌補,無疑是值得提倡和鼓勵的。但如果這種“愛心”被人濫用,沾染上銅臭氣息,就需要警惕了。

  媒體調查的“陜西愛心支教聯盟”,便是以“支教”為名,行斂財之實。最終受到傷害的,是那些滿懷愛心,投身支教事業,卻被村民罵作是騙子的大學生們。説到底,也是對整個支教事業的踐踏。寶貴的“愛心”,成了某些別有用心者變現的工具。

  在不少偏遠山區,每逢寒暑假,孩子的學習問題確是一大難題。當城市裏的孩子奔赴在各種輔導班時,農村裏的孩子可能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特別是在學習上。我們不能否認,這種教育資源上的“先天失衡”。當然,我們也無從斷定,假期裏的補習和指導,究竟會對學生的成績和未來産生多大的影響。但至少,大學生群體的到來,普遍起到的會是一種積極的作用。于農村孩子的家長而言,對這種義務的鄉村支教,往往持以肯定和歡迎的態度。

  誰曾想,愛心支教淪為了少數投機倒把者的斂財渠道。“支教聯盟”作為聯結支教大學生和支教地點的中間人,故意向兩方傳遞于自己謀利有益的資訊,而不談存在欺騙性質的關鍵資訊。這就造成了大學生和支教地的資訊缺失,扮演中間人角色的“支教聯盟”則企圖以此蒙蔽他們從中獲利。雖然有大學生對招生宣傳單上的課程費用心存疑慮,卻因費用並不那麼高昂,和支教負責人“半公益性質活動”的解釋矇混過關。從這個細節上,足以表現出“支教聯盟”的狡黠和精明。而且,為了防止“支教老師”逃跑,部分支教點甚至會扣押學生證和身份證。從高校發起愛心支教,與大學生簽訂協議,到分配支教點,把愛心支教巧變收費輔導班,反映出“支教”騙局已形成一條相對完整的利益産業鏈。其中的不少做法,足見其肆無忌憚的姿態。

  涉事企業因無舉辦支教活動的相應資質,被相關部門查處不是終點。也絕不能停留于部分高校發佈文件,提醒學生“不要參與到此類組織中”。“支教”騙局中的隱蔽性從這起事件中我們不難感知。而且,此次陷入支教騙局的大學生有數百名之多,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其他地方可能也存在類似的現象。基於此,有必要以此為契機,進行全面徹底地清查,在監管和審查上加大力度。畢竟,“愛心”一旦被銅臭氣息裹挾浸染,便很難恢復到最初的純粹模樣。整個支教事業的大廈,更不能被這少數違法失德者的可惡行徑挖空根基。(台灣網網友:磊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