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株永不凋謝的格桑花

時間:2014-05-04 16:07   來源:台灣網

  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節日的問候,勉勵青年人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2014年5月3日《人民網》)

  有人問:青春是什麼?詩人説:青春是一團燃燒著的火,光芒四射,洋溢著生命的衝動;青春是一朵天邊飄過的雲,樸實無華,悠然自得于淡薄境界;青春是一支悠久的老歌,總在思念的月圓之夜驀然響起。青春,是美好的。她被賦予了太多的詩情畫意,讓未經的人懷想,讓經過的人念想。

  2000年,為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河北保定學院的15名畢業生毅然放棄多家用人單位的錄用及繼續深造的機會,帶著戶口選擇到萬里之遙的新疆且末縣中學任教。截至2013年,這所學校已有97名畢業生在新疆、西藏、貴州、重慶、四川等地基層工作。雖然條件艱苦,但十幾年來沒有一人退縮,全部紮根在西部大地,參與見證了西部的改變和發展。

  環顧當下,我們清楚地看到,一些青年人勢利油滑,在世俗的名利場上追名逐利,把拉關係和找靠山作為自己奮鬥的理想;一些青年人暮氣沉沉,在世風日下的週遭環境影響下,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追逐理想上,而是得過且過虛度韶華,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更有甚者,一些青年人把人生當成一場遊戲,酗酒吸毒,燒殺劫掠,在毀掉自己的同時,也淪為人民的罪人……

  一個人需要有怎樣的一種情懷,才能讓青春煥發出迷人的光彩?應該説,這些到西部支教的青年朋友做到了。他們自願紮根西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奉獻自我成就別人。他們就像一株株格桑花,外表普通,內心卻極其堅強。他們紮根西部,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改變西部貧窮面貌而努力。也許,他們很平凡,放在城市裏毫不起眼,走在人群裏,你可能根本都認不出他們來;也許,在別人看來,他們就是一群傻子,放棄了城市的優越生活和環境,跑到貧窮的西部受苦受累。雖然,他們只是做了一件簡單的事,但我們卻無法否認,他們做的事卻極其不平凡,因為他們十幾年來一直在堅持,也可能這一輩子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他們甘於奉獻,到廣袤的西部施展拳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為自己的祖國展示了最美麗的青春。

  毋庸置疑,青年人朝氣蓬勃,是建設美好祖國的棟樑之材。在鐵路戰線上,他們甘於奉獻,默默工作在小站工區,用青春點燃歲月的亮色;他們不求索取,迅速奮戰在搶險第一線,用生命譜寫一曲曲讚歌;他們樂於攀登,全心投入于技術創新,用智慧的潛能建功立業。青年人需要純粹,厭倦虛偽和矯情。因了青年,夢想才顯出其光輝燦爛的前景。她是美的極致,她是愛的化身,她蘊涵著山川和河流,她包容著勇氣和信心,鼓舞我們在困難中迎難而上,在失敗中尋找成功的蹤跡。青年人熱情似火,同樣是未來美好生活的締造者。他們寫著動感或深沉的詩歌,用情感歌唱純潔、幸福、真誠和友誼;他們跳著歡快的舞蹈,展現火的精靈,流溢律動的誘惑;他們是山,他們是海洋,他們是未來……

  青春是一株永不凋謝的格桑花。年深日久紮根西部,最終實現自己個人的人生價值,那是一種璀璨奪目的美麗風景;全身心地奉獻祖國,建設和諧社會,卻能夠在廣大民眾中凝聚成一種力量。像“兩彈一星之父”鄧稼先,26歲那年在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物理系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的第9天,就毅然登上了回國的輪船,為中國的核武器研製與發展嘔心瀝血,把青春全部風奉獻給祖國,讓世界列強不敢犯我中華;水稻專家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雜交水稻的培育工作,為中國和世界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增産的糧食每年為世界解決了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

  光榮與夢想,是賦予青年人無窮力量的源泉。在政風日益清揚的今天,實現中國夢並非癡人説夢。要實現中國夢,我們就需要一大批像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這樣的青年群體,需要一大批做出契合時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選擇的有志青年,到老少邊窮的西北部建功立業,創造屬於自己人生的事業巔峰。(台灣網網友:王惠欽)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