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傳統文化傳承應做到去粗取精

2017年07月05日 13: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最近,南京市鼓樓區龍蟠裏社區在小區外墻上佈置了“二十四孝”宣傳展板。不過有市民指出,展板上宣揚的“賣身葬父”“埋兒奉母”等典故和當代價值觀格格不入,令人無法接受。來看報道。(《新聞360》)

  有市民表示,“二十四孝”中不少故事在如今的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發生,個別故事甚至不符合當下的價值觀;也有個別市民表示,雖然故事內容不好,但並不妨礙它宣傳孝道的正面意義。筆者認為,對於諸如“二十四孝”這樣的傳統文化,只有做到去粗取精才能更好地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元素是豐富多樣的,包含著的哲學思想、教化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積極方面,可以為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世界提供智力支援,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可靠保證,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對傳統文化中適合於調理社會關係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晰的看到,並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能夠作為“拿來主義”的客體。“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很顯然與現代社會所倡導的每個個體都有不可剝奪的權利是格格不入的,它也不適合於現代社會所提倡的親子之間、子女對父母之間更好的、更合適的、更有效的反哺上一代的方式。

  宣傳傳統美德,要注重形式,也要注重內容。“二十四孝”宣傳展板之所以會引來眾多批評,其本質在於重形式輕內容。借助傳統文化宣傳孝道是一件好事,但傳統文化中有精華也有糟粕,不加區別地進行宣揚,只能會是適得其反。我們應該認真反思,傳承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做到去粗取精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台灣網網友:韓洪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