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鐵總攜手阿里巴巴:期待“芝麻開門”

2017年05月18日 09: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5月15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會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一行,雙方就深化路企國際國內合作舉行會談。

  鐵路方面表示,鐵路總公司正探索推進優質資産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歡迎阿里巴巴集團積極參與。希望在鞏固支付寶應用、實名資訊核驗服務以及車站導航等方面合作的基礎上,以戰略眼光拓展更為廣闊的合作平臺,在高鐵快運、國際物流、電子支付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領域深化合作。

  阿里巴巴表示,非常願意在既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鐵路部門的合作,把阿里巴巴集團在大數據、雲計算、電商服務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鐵路的資産、資金、市場資源優勢有機結合起來,打造新的業態和經營模式。

  鐵總作為傳統運輸服務企業,此次與阿里巴巴的“親密接觸”,可以看作在運用網際網路思維運營鐵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當前,網際網路正在釋放巨大的紅利,如何使網際網路思維在鐵路開花結果,筆者有六個方面的猜想。

  猜想一:鐵路網與網際網路將深度相融互通。網際網路是一張通過資訊技術構建的虛擬的網,而鐵路網是一張綿延萬里、覆蓋全國的現實的網。網際網路上的資金流、資訊流是以光波的形式流動,鐵路網上的資金流、資訊流是以實體形式流動,網際網路調動起來的資金流、資訊流、客流、物流等,都需要通過鐵路網進行傳輸。只有不斷推進鐵路網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才能實現虛擬經濟與實體産業的“聯姻”,達到“1+1>2”的效果。

  猜想二:傳統生産方式將進一步揚棄革新。任何思維方式,都離不開生産方式這個核心。在小農生産方式下,只能産生小農思維;社會發展到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思維才應運而生。鐵路雖為傳統行業,但在資訊和網際網路技術的浪潮中,不會固步自封裹步不前,必然會順應潮流乘勢而上。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的大量運用,鐵路的生産方式、管理方式、服務方式也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猜想三:“流量經濟”將大放異彩。所謂流量經濟,是指經濟領域中各種依靠要素或生産物的流動,而帶來經濟效益與發展的經濟型態。鐵路的一大優勢,就是流量大且不像公路運輸那樣零碎分散。平均每天近千萬人次、千萬噸的客貨流量,為發展流量經濟提供了巨大空間。除客貨運主營業務之外的關聯産業、延伸服務,比如商業開發、餐飲娛樂、旅遊産業、廣告傳媒、遊戲互動等,必然形成龐大的規模效應。圍繞流量做文章,鐵路大有可為。

  猜想四:“用戶至上”將成為發展新常態。網際網路思維裏沒有“老大”概念,真正的老大是用戶;網際網路思維裏的服務意識,也不是單純的提供服務,而是合作意識、共贏意識。《世界是平的》這本書告訴我們,網際網路的最大意義在於打破各種壁壘,建立一個平面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沒有高低貴賤,沒有遠近親疏,只有平等、自由、效率和體驗。所以,企業的方方面面,都必須圍繞終端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進行研發、設計、生産,又通過用戶反饋及時調整完善。未來的鐵路運輸,不僅要在觀念上摒棄“鐵老大”思想,更要在了解用戶需求、改進産品服務、提升用戶體驗上下功夫。

  猜想五:搭建平臺將成為新的增長極。阿裏的淘寶,京東的商城,新浪的微博,騰訊的微信,都是通過搭建平臺、吸引關注、提供服務,實現了網際網路場景下的規模效應和增值效益。鐵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具有天然的平臺優勢。如果借助網際網路先進的理念創新和強大的技術支撐,打造一個覆蓋全國、延伸海外的客貨運輸平臺、資訊共用平臺、資源交易平臺、延伸服務平臺、移動支付平臺,必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猜想六:“大數據”將讓鐵路煥發生機。網際網路思維強調“挖掘數據價值”,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數據,經過聯網計算和關聯分析,是能夠産生效益的。鐵路天天人流熙攘、貨來貨往,各個環節的數據收集、積累、分析、運用,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比如,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客流去向,優化運輸能力,調整運作班次,實現運能利用最大化;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旅客喜好,延伸産業鏈條,開發關聯服務,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當今世界,正被網際網路悄然改變。所有傳統行業,都在依託網際網路尋求新的蛻變。鐵路攜手阿里巴巴,能夠實現“芝麻開門”嗎?我們充滿期待。(台灣網網友:悠悠我心)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