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中國雲”

時間:2015-08-11 14:12   來源:人民日報

  一個沒有上過名校、沒有家庭蔭庇、沒有社會背景的年輕人,白手起家,16年時間創出了世界一流的企業。馬雲的成功,是中國新一代企業家成長的縮影。

  “自打出生,51年來一直生活在中國,我是百分之百純‘中國製造!’”“是高速發展的中國造就了我和阿里巴巴!”馬雲這番話,揭示了成功的奧秘,透著華夏子孫的自豪。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企業成長提供的廣闊空間,沒有改革開放為創業者提供的國際舞臺,沒有紮實的工業基礎和財富積累孕育出的雄厚市場,沒有中國對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視和促進,沒有浙江多年來給民營經濟的“鬆綁”和扶持,阿里巴巴不可能走到今天。

  阿里巴巴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體現,是中國市場潛力激活的體現,也是中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的體現。阿里巴巴叩開了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貫通的“芝麻之門”。而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是中國夢的實踐者,是一朵“中國雲”!

  阿里巴巴和馬雲的成功,再一次證明,堅定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具有無可辯駁的實踐基礎。馬雲用自己的經歷證明,當前中國處於最好的創業時代。當代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環境,是年輕人成就個人夢想的極佳土壤。馬雲説得好:“如果阿里巴巴人能成功,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

  阿里巴巴和馬雲的成功,帶給我們一道道“中國好風景”,也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

  做企業,要始終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阿里巴巴創業伊始,就把“打造一家讓世界矚目、讓中國人驕傲的公司”作為奮鬥目標。“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正是有了這種放眼全球的志向,電商的歷史機遇才最終選擇了馬雲和阿里巴巴,它的每一步發展才都挺立在時代的潮頭。

  做企業,要有專注的精神。馬雲説:“地上有9隻兔子,我只會死盯1隻兔子抓。你盯牢9隻兔子都想抓,1隻也抓不住的。”這番話,發人深省。現在有不少企業,一心想著投機,看見什麼來錢追什麼,或炒房、或炒地、或炒油、或炒煤,不專注做實業,這能做大嗎?

  做企業,要有責任意識。飽嘗小微企業創業的艱辛,阿里巴巴把“為中小企業服務”作為永遠的奮鬥目標,立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誠信體系建設很難“一抓就靈”,為了這項功在長遠的善舉,阿里巴巴始終咬緊不放鬆;寧可10年不賺錢,也要扶持農村淘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加入到改革過程中,加入到完善社會過程中,加入到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之中,也加入到世界對中國社會的了解過程中。”聽了馬雲這番話,又怎能不肅然起敬?

  馬雲成功了,他告訴我們:在中國,機會為每個人敞開著。你我他,都可能成為第二個馬雲!

  不過,如果想成為第二個馬雲,一個重要前提是,必須時刻把責任扛在肩上。因為責任有多大,你的舞臺才能有多大!(王慧敏)

編輯:陸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