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新形勢下的網路群眾路線內涵

2017年04月21日 15: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習近平同志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這一重要論述是對黨的群眾路線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對領導幹部提出的明確要求。(7月5日 人民網)

  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是幹好工作的必然要求。網民來自群眾,網路反映民意,這要求領導幹部要善用網路“到群眾中去”。一是群眾在哪就要深入到哪。網際網路作為思想文化集散地和社會輿論放大器的作用日益顯著,很多民意是通過網路集中反映出來的。只有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才能架好網上連心橋、匯聚網上正能量。二是陣地在哪就要跟進到哪。當前,網路已經成為輿論鬥爭主戰場。爭奪網路輿論傳播主動權,就是搶佔意識形態工作制高點,就是爭取人心。領導幹部必須把握和順應大勢,通過網路走好群眾路線,守好網路陣地。三是需求在哪就要服務到哪。在網路日益成為聯繫群眾、服務群眾重要載體的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只有將黨的群眾路線與現代網路技術有機融合,才能發揮“傳統+科技”的最大優勢,打造群眾真正用得上的“網上政府”。

  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要用心用情用力。領導幹部要破解“困在網中”,善於“穩坐網中”,必須用心用情用力。一要用心做到“把準脈”。領導幹部應以積極的心態擁抱網路資訊新時代,主動吸納來自網路的真知灼見,熱情歡迎群眾上網參政議政和開展民主監督。二要用情做大“朋友圈”。這要求領導幹部改進工作方法,善於借助新媒體建立經常性的聯繫渠道,加強線上互動、線下溝通。領導幹部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做大“朋友圈”,必須用情,帶著感情上網,同各方面在網上網下都建立良好關係,讓具有思想共識的網上“朋友圈”越來越大,不斷拓展主流思想輿論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三要用力做好“輿論場”。走群眾路線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凝聚群眾,這就需要用力做好網上“輿論場”。對涉及民生熱點的問題,應主動設置和引導議題,帶動大家一起參與討論,在互動中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在協商中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實現正確輿論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的統一。

  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要營造清朗網路空間。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營造清朗網路空間至關重要。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既符合人民利益,也有利於領導幹部走好群眾路線。為此,一要主動唱響好聲音。要提升網上正面宣傳水準,強化議題設置和有效發聲能力,加強網路內容策劃和渠道推廣。二要積極擴大正能量。網路空間生態建設人人有責。領導幹部要把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作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密切關注、妥善應對網上輿情。三要堅決去雜降噪。緊緊依靠法律、制度、機制等方面治理網路,實施網站分類管理,強化網站責任,出了問題就要嚴肅問責。切實加強對領導幹部科學處置突發事件和穩妥應對網路輿情能力的培訓,使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分管領導成為能成事的實干家、會説話的發言人和廣大網友的貼心人。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促使治國理政各項命題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論述的,“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踐行好群眾路線,必須用好用活“網際網路+”這一載體。同樣,在當下尋求人才集聚,籌劃技術創新,激發企業活力,凝聚社會共識,穩固國家安全等都需要從網際網路端下功夫、做文章。(台灣網網友:王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