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在網路上畫出幹部和群眾的“同心圓”

2017年04月19日 15: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一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為了實現我們的目標,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

  那麼,什麼是“同心圓”?習近平總書記的回答的是: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最講究團結的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人有一個恒古不變的稱謂,叫做炎黃子孫。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以來,也是最講究團結的政黨,從革命時期到建設新中國時期,再到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産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敬畏人民、依靠人民,實現了黨內團結和民族團結兩個最大力量的有機結合,迸發出了炎黃子孫對中國夢的執著精神和卓越探索。

  中國夢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工程和奮鬥目標,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智慧一度成為國際學習借鑒中國路徑的核心精髓。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之所以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的因素在於,我們國家的黨員幹部能夠把實現自身價值與實現群眾價值共同納入一個同心圓,這個同心圓就是我們為之堅持不懈奮鬥的共同目標,就是我們共同維護的最大利益。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能克服一切困難。習近平總書記談到:“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共同理想,沒有共同目標,沒有共同價值觀,整天亂哄哄的,那就什麼事也辦不成。”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很多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依然處於復蘇疲軟階段,很多改革創新舉措推行起來到處碰壁受阻,導致一些國家和地區甚至陷入瀕臨破産的尷尬境地。而中國,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每一項改革都能一以貫之地落到實處、見到實效,進而對全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習近平把網路比喻成“草野”,意在表面網民意見的重要性。現實中,很多改革創新都是源於網民的獻計獻策和極力推動。在網路空間裏,老百姓不僅能夠表達訴求、願望,還能參與建言獻策。每年“兩會前”,各大媒體都會推出“網友建言”專題,反腐倡廉、醫療改革、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等連續成為熱點,網路已然成為當前黨員幹部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平臺。

  新時期,雖然工作方法産生了根本性變化,但是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是永久不變的,因此,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對有建設性的意見納入改革舉措,對有訴求的意見及時解答、解決、解釋,對污染網路凈土的堅決清理,認真對待每一個網民、每一條意見,才能把這個同心圓畫得精、畫得準、畫得圓,才能凝聚起最廣泛的力量。(台灣網網友:李丁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