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習主席“4.19”講話:網路是中國夢實現的巨大推動力

2017年04月19日 14: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回望歷史時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的宏大視野,敏銳洞察了當前資訊革命已經帶來和將要帶來的巨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們13億多人的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把握時代脈搏,總書記的講話將網信事業放在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格局中。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網際網路可以大有作為,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億萬人民在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總書記的講話從資訊革命所創造的重要機遇和所肩負的責任使命中,指明瞭網信事業的戰略定位。

  我國今天已是毫無爭議的網路大國,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早幾天發佈的內容顯示,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市場,網際網路科技已在我國上個五年計劃中完全發揮了對産業發展和模式的“顛覆性”效果。而6.3億網民,近5億智慧手機用戶,在世界十大網際網路公司中,中國佔據四席。此外,中國還是世界第一大網路零售市場。這樣龐大的網路消費市場,本身就是建設網路強國的市場基礎。不過,從“網路大國”發展成“網路強國”還需要有一個過程。

  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發展“網際網路+”和寬頻中國,這次十八屆五中全會再次提出兩個戰略,更從全新高度和頂層設計角度進一步深化“網路強國”的戰略。恰如200多年前瓦特發明的蒸汽

  機把人類帶入工業時代,網際網路正在全面改變人類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將工業革命推向4.0時代。網際網路已然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催化劑、可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網路是共用的平臺,各類發展要素共生共榮。網路經濟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創建的、以資訊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臺。個體借助這些平臺,交換閒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傑裏米裏夫金認為,協同共用是一種新經濟模式,在21世紀的下半葉甚至會取代資本主義,成為人類社會主導的經濟形態。到那時,産品和服務的邊際成本或將趨近於零。地球上的數十億勞動力,既是生産者也是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上共用資源、資訊和實物,所有權或被使用權所代替,商品交換價值被共用價值代替,人類進入共用新紀元。

  站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當口,在“十三五”規劃的指引下,契合五大發展理念的網路強國戰略,必定為中國夢增添神奇,厚植意蘊。(台灣網網友:王叢叢)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