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拿下馬來西亞動車組訂單的“硬實力”

2017年04月13日 14: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4月11日,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拿下馬來西亞22列動車組訂單,中車與馬來西亞交通部在湖南省長沙市簽訂13列混合動力電動車組和9列現代超級動車組共兩個項目的購銷合同。

  “打鐵還得自身硬。”近年來中國高鐵發展迅猛,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一個個橄欖枝陸續伸來。此次中車株機拿下馬來西亞22列動車組訂單,就是對中國高鐵發展創新取得成績的一個肯定,彰顯中國高鐵的技術實力。此次中車為馬來西亞研製的超級電容動車組,是中車為馬來西亞量身打造的米軌電力+超級電容的混合動力動車組,充電30秒行駛5公里。列車牽引時,列車制動時,超過85%的制動能量可以被電容吸收存儲以供列車下次使用,時速160公里,屬於世界最高速米軌列車。米軌動車組研製比標軌難度大,對列車的運作平穩住、走行部分轉向架和車體強度設計要求更高。

  中車技術創新能力、項目快速履約能力、列車品質和服務得到了馬方的高度信任和肯定。為馬方量身定制,因地制宜推陳出新推出引領世界高端的米軌列車,怎不另以旅遊業為主的馬方欣喜若狂?憧憬著最先進的列車為本國將帶來更多的激情和夢想。

  創新才能發展,引領高科技需要創新型人才,中車人做到了。經過大膽創新,為馬方此次採購的9列超級動車組做了全新技術升級,增設頭等車滿足馬來西亞鐵路快速城際客運要求;改善內部結構人性化設計;獨立的語音視頻播放系統資訊化、智慧化更高。中車還推動海外各子公司本地化製造進程,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而過硬的技術、豐富的建設運營經驗,以及安全、高性價比,形成了中國高鐵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基石”和“底氣”所在。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互惠共贏。經過中方與馬方的共同努力,不斷進取,創新發展科研成果服務機構。目前中車在馬來西亞設立了兩家子公司和一家合資公司,分別從事列車保養服務和製造任務員工本地化率超過80%。本地化服務本地化製造和本地化行銷,推動當地人才與産業培育,助推當地經濟發展,促進當地民眾就業。

  “沒有梧桐樹,引不來金鳳凰。”經過十餘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高鐵發展最快、建設規模最大、系統技術最全、整合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産品性價比最優的國家。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高鐵的優勢其實非常明顯。從運營經驗上來説,中國高鐵也具有極大的優勢。截至2016年底,中國高鐵的營業里程超過2.2萬公里,佔世界高鐵運營里程的60%以上,穩居世界首位。當然,在這舉世矚目的成就背後,不得不提中國中車的硬實力。近年來中國中車通過能力、效率和體系建設,彌補中國製造關鍵短板、提升核心競爭力,拓展産業空間;通過品質和品牌的建設,贏得全球市場、贏得世界聲譽。

  縱觀中國鐵路在世界上的各種訂單,我們其實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就是“互惠互利”。而中國高鐵安全、技術的硬實力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就像網友付花所言: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穩步推進,憑藉著高超的技術,先進的裝備與互惠共贏的思路,中國高鐵將會讓世界更多人類感受到速度所帶來的交通紅利,所帶來的幸福夢想。(台灣網網友:周運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