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假如“達康書記”處置瀘縣校園死亡事件

2017年04月07日 15: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四川瀘縣校園死亡事件,打破了瀘縣這個四川邊遠小縣的寂靜,一下子把它推到了全國輿論的風口浪尖。記者抵達瀘縣調查,發現這起原本可以正常進入司法渠道的個案,逐漸演變為當前的群體聚集、警力封路、輿情洶湧。謠言四起,而當地卻沒拿出澄清謠言的事實。這讓記者深深憂慮,老百姓對未知的恐懼要持續多久?這一案件又有什麼難以公佈的苦衷?這些問題需要當地有關部門做出明確回答。(據45日新華社)

  一起原本應依法查明真相的校園死亡事件,卻因當地政府處置不當,草率下結論,回避百姓的質疑,警力封路,堵塞言路,導致該事件激化為群體性事件,網上謠言四起,各種未經證明的視頻、文章大肆傳播,社會影響極為惡劣。而且,面對記者的調查採訪,當地政府部門和領導也缺乏配合誠意,不去抓住機會澄清事實真相,反而“實施各種暗示威脅干擾,迫使採訪對象不敢説真話”,亦令記者無法忍受。

  由此可見,在處置該起校園死亡事件時,瀘縣地方政府應對失當,地方領導水準低下,不去積極調查真相、釋清疑慮,反而擅自動用警力維穩,應對事件的惡化承擔主要責任。該事件充分暴露出基層政府缺乏輿情應對能力,思維和眼光滯後於網際網路時代,沒有做到以民為本的執政原則,嚴重脫離開人民群眾,導致失去民眾的信任。不妨設想下,假如“達康書記”遇到校園死亡事件,又該如何處置呢?

  “達康書記”在處置“一一六事件”時,曾經一度想借機強拆大風廠,但在“陳老”的阻攔和勸説下,停止了強拆行動。在“沙書記”批評指示後,“達康書記”對工人許下承諾,隨後召開新聞發佈會,公開澄清謠言、回應媒體質疑,並儘快拿出安置賠償方案,積極與工人對話,調解雙方的矛盾,安撫工人的情緒,使得這場群體性事件得到妥善解決。從劇情可知,“達康書記”也曾犯過冒進錯誤,但能夠及時改正,並未堵塞言路,而是正面回應網路謠言和輿論質疑,方能使得問題獲得積極進展。

  拿“達康書記”與瀘縣地方領導相比,就可看出他們之間的不同,在領導能力、應急策略、聽取各方建議、執行力、輿情應對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而如果換“達康書記”來處置這起校園死亡事件,雖然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波折、錯誤,但會在事件的進展中,及時得到糾正,斷然不會讓事件走向如此地步。更為關鍵的是,“達康書記”能夠坦然面對輿論,及時公開澄清事實,避免事件被謠言左右,從而將主動權掌握在政府手裏。

  而新華社記者的“拿出澄清謠言的事實需要多久”之問,不僅是對當地政府和地方領導的批評,也是在發揮輿論監督力量,提醒地方政府不要再犯錯誤,督促其儘快回到正確處理事件的軌道上,認真查出事件真相,給人民群眾一個滿意的交代。各地基層政府也要吸取瀘縣校園死亡事件的教訓,別再犯類似錯誤,多向“達康書記”學習,將人民群眾放在心裏,端正態度,認真解決問題。(台灣網網友:江德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