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蔡當局的“新南向”終將成為“新難向”

2017年02月16日 14:22:4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灣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率團赴印度,此行最大的目標就是推動蔡當局的“新南向”,能在印度有所發展和成果。然而,這種努力能有什麼結果呢?

  蔡當局推動的“新南向政策”,之前是作為取悅選民的政見,沒有具體可行的舉措,直至今天依舊是空洞無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空頭支票”,這種紙上談兵和畫餅充饑的“新南向”,澳門《新華澳報》評價為是“先天不足後天不良”。

  蔡當局希望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和隔斷臺灣與大陸的經濟聯結,實現“拒大陸千里之外”的政治目的,拋出的“新南向”,就是期待強化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來達到這一計劃。看似美好的想法,現實中不僅僅讓臺商屢屢碰壁,也讓東南亞國家看清了蔡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背後的政治陰謀。

  台塑投入3200萬元新台幣在越南建設的河靜大煉鋼廠,因為環保問題,被越南重罰5億美元,創越南有史以來單一企業最高罰款紀錄。島內鋼鐵巨頭“中鋼”到印度也同樣受挫,印度政府推翻之前的協議,將熱軋原料關稅從5%上調至10%。台塑和“中鋼”的遭遇,蔡當局解決不了,臺商只能是“啞巴吃黃連”。顯然,“新南向”已經變成了“新難向”。

  然而,這些“花錢買平安”和“花錢討好找罵”的結果,並沒有對蔡當局推動“新南向”有所觸及和改變,臺當局依舊號召臺商赴東南亞投資辦廠,對企業面臨的風險卻罔顧不見。

  同時,臺灣所要推動“新南向”到東南亞的國家,多數與中國大陸經貿聯繫緊密,互惠合作很多,而且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蔡當局試圖通過“新南向”降低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希望借此打開臺灣在東南亞國家的雙邊關係涉外新空間,這簡直就是緣木求魚,註定失敗。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認為“我們正努力讓貿易和投資多樣化,但各國態度都很謹慎。”可見,蔡當局企圖用東南亞市場擺脫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這條路不好走,也走不通。

  另外,東南亞國家從現實的經濟利益和長遠的發展戰略,也不想因為臺灣的因素而造成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誤解。大陸與臺灣市場哪個重要,哪個機遇多,哪個空間大,在他們心中都有一個明白賬。所以,東南亞國家在不想錯失大陸市場的前提下,都小心翼翼的對待臺灣的“新南向”。一些國家也看到了臺灣推動“新南向”背後的政治陰謀,並不隨之起舞。可見,蔡當局推動的“新南向”將註定成為“新難向”。(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