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天津假調料案的監管去哪了

2017年02月16日 14:18:1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針對新京報報道的“天津獨流調料造假窩點聚集”一事,天津市靜海區委宣傳部今日淩晨通報稱,靜海區委、區政府從區市場監管局、公安分局等部門緊急抽調80余人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後再增加100余人,對獨流鎮進行全面查處。截至昨晚24點,公安部門已拘留涉案人員7人。(1月17日 《新京報》)

  天津假調料案件被曝光之後,讓人不得不擔心“餐桌上的問題”。眾多調味料知名品牌都被偽造,並且造假的時長竟然高達十年。若沒有相關媒體的報道,真不知道這種造假的調味料還有多久的“壽命”。

  因為天津假調料案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社會輿論,相關部門也在加強市場監管,對獨流鎮進行全面的查處。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來看,已經拘留涉案人員7人。但是,天津假調料案件不能只有事後的處理,還應該追問監管去哪了。

  十年時間內,假調料竟然可以如此堂而皇之的生産。涉及的造假窩點,絕對不是簡單的隱藏功夫做的好就能解釋清楚。如果,不是監管的失職,又怎麼會讓這些假調料橫行十年之久?所以,事後的處理只是第一步,追責相關的監管人員,才是本次案件的重點工作。

  根據相關的情況反饋來看,被曝光的假調料案件,還可能存在某種灰色交易。造假人員給兩千就能保半年沒事是不是確有其事,對於那些造假窩點的保護傘,更應該加大查處力度。

  這些假調料對人體造成的是極其嚴重的,對於這種情況,更應該加大處罰力度,讓類似的事情不能再發生。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處罰力度薄弱,相關的監管體系不夠完善,以及某些人員的有意為之,都是造成這種造假事件發生的原因。對於這樣的情況,相關部門更應該制定完善的體系,來保證類似的情況不再發生。

  對於屢屢出現的造假事件,我們不能單純的指望生産者能夠良心發現但是,如果類似的事情再度出現,甚至漫長的十年時間都沒有被發現和處罰,我們就應該追問,究竟是什麼情況造成了這種現象?究竟是相關造假窩點的本事之大,還是相關監管部門的失職?保證“餐桌上的安全”,天津的監管者更應該守土有責。(台灣網網友:劉頌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