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別讓吃貨感慨逛到了假廟會

2017年02月06日 14:47:3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北京市食藥監局在北京市廟會期間,共抽檢肉串類樣本超百份,其中朝陽公園國際風情節及房山韓村河大集廟會的兩例羊肉串樣本檢測出非羊源性成分,正在立案調查,違法者來年將禁入各大廟會。另有60余份樣本仍在檢測中。除了肉串,在果脯蜜餞中二氧化硫、肉製品中瘦肉精、食用油中酸價等常規指標的抽檢中,240余例樣本中未見不合格産品。(北京青年報,2017年2月3日)

  日前,北京市在內的多個省市區相繼出臺廟會食品管理辦法,新京報在不久前報道出北京朝陽公園“洋廟會”小吃攤位被要求標示肉串原料,地壇廟會攤位安裝控煙凈化處理裝置,這些舉措無非是想把食品從購買到加工都曝光在市民的面前,可在看得見的措施後面,依然有看不見的隱晦,這在北京市抽檢的羊肉串樣品中得到證實。

  部分市民本身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廟會讓市民忽略到食品安全因素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不幹不凈吃了不生毛病”的心理,説僥倖其實並不為過,事實確實也是吃點垃圾食物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二是廟會的氛圍感染,逛廟會似乎不拿點吃的就顯得與周邊格格不入了,也就不太會注意買的是什麼肉,吃得是否安心了。

  市場監管的屢屢碰壁,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流動攤位的管理,這一直是食品安全管理中無法攻破的難題,城管執法在輿論的猛烈抨擊下變得艱難,自主販賣的攤販卻是依靠勤勞致富的正面人物,這就讓沒有攤位許可證、食物來源不清不楚的攤販有了迴旋的餘地。另外,廟會規模之大,攤位之多,恰逢逢年過節,要想管理好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管理上出現漏洞竟然也顯得情有可原。

  無良商家的瞞天過海則是食品安全中的最暗一環,筆者曾經在一個不是廟會的美食節上打過工,打工攤位賣的是一道叫做“蟹黃牙籤肉”的臺灣美食,攤位老闆事先不知通過什麼渠道取得了相關資質證書入場設點,但是在實際售賣過程中,卻出現了坐地起價、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種種做法,把胡蘿蔔剁碎説成蟹肉的欺詐,這樣的心理陰影讓筆者多年來一直拒絕美食節。

  不得不説在廟會食品管理上的探索在逐步延伸,可是最重要的一環,無疑要管好商家,畢竟抽檢的只是少數,試想如果食品管理電子化,是否會更加清晰,如果建立商販信用檔案,將商販資訊融入二維碼管理是不是會有方便查詢,只希望廟會的熱鬧背後是安全,免得吃貨逛完了廟會,驚呼,我可能逛到了假廟會。(台灣網網友:程鵬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