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做歷史的明白人

2016年09月18日 17:31:4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本報瀋陽9月17日電(記者何勇)今年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85週年。日前,遼寧省瀋陽市檔案館首次向社會公佈14卷瀋陽縣公署檔案,包括“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在奉天地區非法設置警察機構、開展情報收集、掠奪土地資源及組織移民等侵略活動等內容。(《人民日報》9月18日)

  早在19世紀末,日本就通過移民輸入、經濟滲透、調查研究等手段覬覦東北。日本第一任“滿鐵”總裁後藤新平曾專門向內閣進言:“如隨年積月累,得以移入大量人口,滿洲則在事實上成為帝國領土。不僅在以後歸還之場合我之利益確定不動,而且或許出現最終不必歸還之情況。”這已經把日本染指東北的步驟説得明明白白。公佈歷史檔案,就是要讓我們做歷史的明白人,銘記曾經積貧積弱的中國在法西斯侵略者的鐵蹄下是多麼的脆弱,銘記歷史,並不是要耽擱在歷史的苦難上唉聲嘆氣,而是要從歷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發展規律,激勵人民繼續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九一八”是一個讓中國人民不容遺忘的日子,是“國難”、“國殤”、“國恥”。1931年9月18日晚,日軍自編自導炸毀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嫁禍于中國軍隊,突然襲擊並侵佔了瀋陽城和東北30多座城市。這一天因此成為日本大規模武裝侵華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正式發動侵略之日。至今,“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85年,今日之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康,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華民族任人欺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但是我們依然要銘記歷史,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雖然歷史已經遠去,我們只能通過檔案來了解當時的境況,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的思考,即從這場災難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恩格斯説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今天,九州島大地上的戰火硝煙散盡,但偉大復興依然是未竟使命。面向未來,仍然需要中華兒女團結起來,以自強不息、奮勇前進的巨大力量,創造政通人和、心齊氣盛的中華盛世,在新的時代重拾抗戰精神,拿出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必勝信念,啃下難啃的改革硬骨頭,闖過艱難的發展關口,去完成抗戰先賢們未竟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台灣網網友:呂德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