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奇葩”懺悔源於官員人情觀跑偏

2016年09月09日 16:46:0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去年,潮州市湘橋區委原副書記、區長陳鵬因收受鉅額禮品禮金和賄賂等嚴重違紀問題被查。近日,《廣東黨風》雜誌披露了陳鵬案情。他在紀律審查期間寫下了10份懺悔書,書中竟多次出現了“窮人的錢不能收,老闆的錢收一點沒所謂”,“不收錢是不近人情”,“劫富不劫貧”等奇葩思想觀念,並始終認為“自己本質是不壞的”。(9月8日南方網)

  縱觀十八大以來落馬的官員,大都本質不壞的,都是在為政的道路上受到了誘惑,面對各種利益和誘惑時沒能抵制住。就像陳鵬在懺悔材料中説的,在開始收受錢物時也存在過思想壓力和掙扎,然而,當與企業老闆“朋友”“兄弟”的接觸越來越多時,自己也開始慢慢地接受了老闆們所謂不收禮、不收錢是“不近人情、社會另類”的觀點,這些跑偏了的人情觀,是導致他走上歧途的根源,從開始不敢收、不能收到敢收、能收,在犯罪的泥坑裏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中國是禮儀之邦,講人情、重禮數是好傳統。逢年過節彼此送禮走動,加深情感聯繫,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情不可越法、情不可越規、情不可越德。在情與法的較量中,我們必須要守法。領導幹部在所謂情與紀的較量中,也必須以遵守紀律為底線。“不收錢是不近人情”的觀點源於扭曲的價值觀乃至不良的社會風氣,領導幹部萬不能被這種錯誤思想帶“跑偏”。

  “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絕不能讓“人情”侵蝕政策,損害黨性原則。所以,黨員幹部必須首先端正自己的人情觀,在工作和生活中分清公和私、正和邪,切實做到不為人情所擾,不為親情所困,不為友情所累,不為私情所惑,為自己的人情往來畫好紅線。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過好權力關、金錢關、人情關,繃緊廉政這根弦,築牢道德防線,防止“人情往來”成為腐敗藉口。(台灣網網友:王荔)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