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請給素質教育一條生路

2016年09月09日 16:44:0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一則“高校強制學生參加流水線打工,不合格要付費重修”的消息刷爆網路,頓時引起軒然大波。本來校方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挫折教育,並讓學生有充足的實踐經驗,保障就業率;但是,不聽取學生意願、一味追求效果的“虎媽式”教育真的是社會所需要的嗎?

  社會需要綜合素質人才。雖然很久以前就提倡素質教育,但是普及率並不如願——普及的也僅僅只是城市學校和部分經濟富裕的鄉村學校,對邊遠地區和經濟一般學校來説,素質課堂就是個擺設、用語數外代替課表上的音體美。究其原因還是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試想如果每所學校都是同樣的教學資源,還會出現“擇校難”、“入園難”嗎?社會需要綜合型人才,既要知識又要技術。

  綜合素質人員也需要社會支援。上學期間,有學生追求社團活動而被老師、家長責備;上班時候,性格活潑的人在沉悶壓抑的辦公室中大氣不敢喘……這都反映了社會對綜合素質人員的壓制。人員的綜合全面發展需要社會的支援,讓他們可以全面發展、敢於全面發展。

  因此,還是要舉全國之力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讓學生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線。例如增加各種手工課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增加勞動實踐課題,真正讓學生走出書本,在勞動中去驗證書本內容,在勞動中去磨礪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抗擊打和吃苦耐勞能力。同時,考慮成立學生提案委員會,鼓勵學生將自己對學習、生活、實踐方面的意見與建議以提案方式上報,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樹立生活主人翁意識。

  媒體更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監督曝光作用。利用好兩微一端,積極去發掘素質教育正面案例,多運用大眾語言,在生動活潑的宣傳報道中不斷增強國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度,鼓勵家長、學校培育高素質高技能高知識型學生;同時,對違反素質教育、不顧學生安危謀取私利的事例更應予以曝光,還教育一個風清氣正的氛圍,給素質教育開闢一條康莊大道,讓學生在陽光下健康茁壯成長!(台灣網網友:曹丹丹)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