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叫停追捧明星是對電視節目的凈化

2016年08月31日 17: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針對一些節目存在的“正能量不足、價值觀不正、審美情趣不高”等問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堅決防止廣播電視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節目追捧明星、大款、網路紅人,堅決防止炒作個人隱私、情感糾紛、家庭矛盾,堅決防止宣揚一夜成名、炫富享樂、自私自利、鉤心鬥角。(8月31日《北京青年報》)

  一些廣播電視播出的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節目,存在著追捧明星、大款和網紅等現象。這些節目肆意炒作個人隱私、情感糾紛、家庭矛盾等,充斥著一夜成名、炫富享樂、自私自利、勾心鬥角等負面影響,而且其內容消極、格調庸俗,烏煙瘴氣,雜亂無章,不僅嚴重污染著節目文化,也影響著公眾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很容易導致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現象,對這類節目進行叫停,不僅顯示出一種負責和擔當,也是對廣播電視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節目的糾偏和凈化。

  很長時期以來,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節目在廣播電視節目中,都佔據著很大的比例,也是公眾十分喜愛的節目類型。通過這些節目了解社會動態,知曉娛樂資訊,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可是這些新聞中卻充斥著一些負面影響,一些節目圍繞社會負面新聞,大做文章,大肆渲染社會陰暗面。比如深挖大肆報道一些刑事案件,報道作案細節等等,一些娛樂新聞,不是播放正能量的資訊,而是熱衷報道明星緋聞,炒作明星個人隱私和家庭糾紛,比如報道明星感情隱私,鼓吹一夜暴富、炫富享樂等,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也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廣播電視不僅引領著社會風尚,也具有極強的教化功能,這是廣播電視的基本定位,也是基本責任。這就需要廣播電視結構在報道社會和娛樂新聞時,不能一味地追求眼球效應,應該積極選取一些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新聞。比如報道社會上的好人好事、凡人善舉等等,通過這些新聞來引領社會風氣,在娛樂新聞中,不能一味“娛樂”,更應該選取一些積極的新聞,比如多報道明星的愛心善舉、多報道明星幕後的奮鬥和拼搏等等,通過這些新聞給人激勵。這些都是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也是符合大眾需求的。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追捧明星、大款和網紅等社會類娛樂類新聞進行叫停,明確要求,廣播電視社會類新聞不得實行制播分離,社會製作機構不得製作社會類新聞,同時要求對廣播電視娛樂類新聞實施制播分離要嚴格把關、規範管理。無疑抓住了不良節目的命門,從根本上起到遏止社會類娛樂類不良新聞的作用。這些舉措不僅是對電視節目的凈化,也是對社會文化矯正。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積極意義。(台灣網網友:朱雀丹心)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