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維護鐵路環境重在觀念改變

2016年07月18日 13:08:4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洛宜支線鐵路K15+420米處,洛陽工務段20余名工作人員正在對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危樹進行砍伐。“該路段楊樹一般在20米高,遇到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極易倒伏,危及行車安全,此處共有271棵楊樹需要砍伐。”現場負責人説。(《大河報》 7月16日)

  近年來,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溫室效應”、“氣候大會”、“碳排放”等名詞,另一方面濫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的現象又比比皆是。就拿鐵路部門來説,近期南方暴雨導致泥石流衝斷鐵路線路,除了暴雨這個直接原因,大家是否想過這也和環境保護問題有一定聯繫呢?相信退耕還林守山護林的好處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有誰會放棄堅守幾代的耕地,又有誰願意守著深山與世隔絕。

  上述神新聞中271棵樹要進行砍伐,原因是為了保證鐵路沿線正常行車安全。為什麼砍自家樹備受指責,而鐵路砍樹又大加讚賞呢?換個角度一想,留下自家山上的良木,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沒有經濟損失。而留下鐵軌旁的危樹,看似能保護線路周邊的泥土穩固,但留下的卻是“放虎歸山”的安全隱患。高速發展的中國鐵路是不會允許隱患出現在百姓面前的。這樣看來,保護山林砍伐危樹才是合理之舉,私自砍伐山林的舉動只是利欲熏心。沒有城市熱島效應的顧忌,山林綿延數裏隨手一揮就能得到利益,面對木製品市場巨大的需求量,勢必會産生放手一搏的觀念。

  不管如何,砍伐樹木有利也有弊。我們要根據重要事物的論證進行出發,如果是砍伐生態的森林樹木,那就是沒有必要;而砍伐鐵路沿線影響行車的樹木是為了更好的利於人們。同時也建議城市居民應該走出水泥森林走向深山,切身體會天然氧吧的同時也看看光禿禿的大山,或許就能明白自家的木製傢具是抵擋不了風沙的,街邊的行道樹不是用來挂衣服的,孩子們也能知道路邊的花草應當扶起而不是踩倒。(台灣網網友:楊威)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