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那些年,你可經歷過“校園暴力”?

2016年06月30日 15: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校園暴力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溫床,如不及時阻止、教育或懲治,這些年幼的孩子難免走上歧途。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成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頑疾。近日網路上傳播的一段視頻,被打女孩因為與別人“撞衫”,而被多名女生輪番毆打,受害女生只能躲在墻角哭泣。

  近年來,頻頻見諸媒體的校園暴力事件在公眾的譴責聲中並沒有消減之意,甚至不斷出現低齡化、侮辱性強、女生組織施暴、借助網路“炫暴”等新特點。遭受校園暴力的學生,輕則財物受損,重則身體受侵,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更對他們的成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創傷。

  形成暴力事件的原因較為複雜,導致暴力事件發生的具體原因又多樣化,但就其導致暴力事件的根本原因,大致可分為: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我認為針對校園暴力,應採取以下措施:

  首先應當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在校園內大力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每個時期有針對性地開展校紀校規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知識教育、自我保護和自我防範知識教育,利用校園網、宣傳欄、圖片等有效形式進行宣傳教育,使廣大師生學法、懂法、守法,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做遵紀守法的模範,盡最大努力預防和減少校園犯罪。

  然後重點是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健康人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雙管齊下,從安全形度出發,著重培養學生的正直品格,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在真誠、友善、寬容、大度、懂規、守法中科學地認識、正確處理好各類安全問題,把校園的安全管理、安全意識、安全規範、安全道德、安全行為等有機結合起來。

  最後要注重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一方面遵守校規校紀。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作為學校而言也是如此,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的校規校紀對學生而言是保護學生安全防線,很多案件就是違反校規引發的。學生遵守校規校紀是最有效的自我保護;另一方面加強自身防範意識,加強自身保護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自尊、自愛、自重、自立等自我保護基本常識。開展經常性的法律知識、防範知識教育,學校要定期聘請一些專家、學者、法制輔導員到學校為學生上好法制必修課,增長防範知識,有效預防或減少暴力案件發生。

  校園暴力事件的屢屢發生,説明我們的教育有缺陷。素質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意識教育不是動動嘴皮子,而是要腳踏實地地去做。只有家長、學校、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逐漸消除校園暴力産生的土壤,才能給學生們創造一個安全、舒心的學習、生活環境。(台灣網網友:王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