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別讓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一貧如洗”

2016年06月29日 16: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昨日中午,漢陽惠民苑的張婆婆從六樓跳下,以令人扼腕的方式結束了81歲的生命。六天前,張婆婆欲從四樓輕生時被保安救下。專家表示,老年人心理健康值得關注。(6月13日荊楚網)

  張婆婆的離去令人意外,也讓人惋惜。按理説,生活無憂,子女孝順,張婆婆的生活令多少人羨慕,尤其是那些還在貧困線上掙扎,整天為“活著”而忙碌著的老人。然而,張婆婆卻果斷地選擇了離開,一次輕生不成,第二次接著上,終於如願以償。揭開張婆婆輕生的面紗,不難發現其缺少精神關愛的現狀,精神食糧貧乏,子女在精神上的關愛不足,導致她最終選擇了絕路。

  其實,現實中類似張婆婆處境的人,絕非個例,只是她比普通人勇敢一點,大膽地跨出了那一步。而更多的老人選擇了與寂寞為伴,努力地活著。張婆婆老年單身,曾經因結識了爹爹,兩人經常一起進進出出,在小區的亭子聊天,關係十分融洽,給了她精神上的溫暖。然而,當這個爹爹的離去,讓她徹底沒有了“老伴”,沒有人陪,沒有談心,而子女的關愛多局限于物質,而忽略了老人亟需的精神關懷,老人的選擇雖是偶然事件,卻帶有必然性。

  誠然,現在的年輕人,為了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但是,他們對子女的關愛,遠遠超過,甚至數倍于對父母的關愛,一方面對子婦的愛“過剩”,另一方面卻對老人的愛“太少”,如果能將父愛、母愛分點給對老人關愛,或許,悲劇不會發生。

  事已至此,但願張婆婆的離去,能給大家留下更多的反思。關愛老人是一種義務與責任,既不能靠自覺,也不能有選擇性,甚至不聞不理。別讓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一貧如洗”,我們每個人都有變老的那一天,也有需要子女關愛的時候,唯有我們自己多關心老人,多陪他們説説話,多從精神上去安慰,做好表率,關愛老人的優良傳統才會發揚下去。

  有時,老人的需求很簡單,並不需要年輕人為之付出太多,有時僅需一個電話,幾句親切的問候,或者常回家看看,做做家務,老人的精神世界不再空虛,輕生悲劇自然不會重演!痛定思痛,馬上行動才是亟需的。(台灣網網友:劉正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