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毒跑道”毒害的是政府公信力

2016年06月30日 15: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毒跑道”近日又被推上風口浪尖,早在2015年10月份網上爆料蘇州元和小學的十多名小學生陸續出現流鼻血、頭暈、起紅疹等症狀,家長認為孩子出現不適與氣味嗆人的新建塑膠跑道有關,除了江蘇蘇州、丹陽等地,上海松江、浙江杭州及江西南昌等地都出現了塑膠跑道散發刺激性氣味的問題。

  “毒跑道”一度成為熱點話題。“誰來對孩子的健康負責?”“監管檢測部門幹什麼去了?”“政府部門還怎麼讓我們相信?”等等問題相繼而來,每次事件一曝光,相關部門都會做出相關説明和整改意見,事件漸漸平息。可近日再次掀起的“毒跑道”話題,讓政府部門本就脆弱的公信力的又一次“傷痕纍纍”。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據于自身的信用所獲得的社會公眾的信任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基礎,是政府治理社會的基本要求,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前提條件。但為什麼如今網路上、生活中充斥著滿滿的抱怨?政府部門是否該從源頭上搜尋相關問題?

  政府職能的缺失,往往存在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去管了的現象,“越權”和“放權”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官員以權謀私,濫用職權;個別官員為明哲保身,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求仕途的安穩,出了責任事故互相推諉扯皮。都是因為職能許可權劃分模糊以及法律給了他們空子可鑽。

  “學壞只要三天,學好卻需要三年”,群眾的信任建立是很困難和漫長的,可破壞或許只需要一件小事。談及政府的新聞報道,常常是罵聲一片。是我們國家真的存在不可解決的問題?當然不是。改革開放以來到現在,中國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大,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這些都離不開黨的正確的方針政策。

  這次的“毒跑道”事件,再次給政府部門敲響了警鐘,古語雲:“公生明,廉生威”。公正、廉潔、為民、務實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一個依法行政、廉潔高效的政府才是人民所期盼的。(台灣網網友:若雨若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