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告訴正在戒毒的人,沒有人不會做錯事,但要努力著爬起來。”6月22日上午,作為禁毒志願者,孫興帶著妻子林美貞走進北京市天康戒毒所,與幾名戒毒成功者一起分享戒毒經歷。面對過去被強制戒毒、毒梟等傳言,孫興坦言,自己沒有被送強制戒毒,而是在海南三亞獨居了一個月,戒掉了毒癮,已有5年沒有復吸。據了解,這是孫興因吸毒被抓後首次面對公眾現身説法。(6月26日《京華時報》)
明星涉嫌吸毒被抓,類似的新聞每每曝出,總能引燃輿論的火線。媒體的大肆報道,與坊間的口誅筆伐,形成一股無可阻擋的批判洪流,涌向失足涉毒的明星,頗有一種“墻倒眾人推”的宏偉氣勢。接踵而至的,是媒體的採訪報道和明星的涉毒感言。不乏有些明星辯稱“壓力太大”或是“一時好奇”,荒誕不經的理由,後悔莫及的眼神,難再博得公眾的同情和原諒。
明星涉毒案,激起千層浪,媒體迫不及待上頭條博關注;國際禁毒日,只見漣漪起,媒體有意無意出報道冷相對。同樣與毒品相關,宣傳的力度天壤之別。“禁毒”與“吸毒”一字之隔,“地位”竟然如此迥異,實在可悲。
誠然,禁毒宣傳方面,相關工作有失欠缺。若非手機短信提示今天是國際禁毒日,若非演員孫興在高校談及戒毒經歷,這個普通且特別的日子,不過是週末的一天假期而已。而此刻,百度熱搜榜中“演員孫興談戒毒”的標題已然消失不見。倘若不是演員孫興現身説法,恐怕這短暫的熱潮也不會出現。
通過朋友沾染毒品的“癮君子”不在少數,或是“好奇心作祟”,或是“礙于面子”,又或是“壓力太大”,演員孫興就是其中一例。作為公眾人物,罔顧法律紅線辜負粉絲期待,孤注一擲涉毒吸毒,何其可悲?然敢於在公開場合袒露自己的吸毒歷史,警醒他人以此為鑒,亦是可敬的。至少,他有勇氣直面不堪的過往,戳穿毒梟可笑的謊言。孫興曾經也天真地以為,吸毒可以紓解生活的壓力,可以愉悅壓抑的心情,“現在回想,那都是假像。”
吸毒的種種危害,人人都略知一二,卻總有人經不住毒品的誘惑。《2015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當前登記在冊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青少年有146.5萬人,比2014年提高了5.4%,新發現的未成年吸毒人數達1.4萬人。這串無情的數字背後,是百萬家庭的支離破碎,是涉毒人員的痛不欲生。
染毒不像演電影轉個鏡頭就可戒掉,還有擔憂、羞愧、自責各種複雜情感交織在一起,在心靈上時刻都是一種難以承受的折磨。生命是無價的,也是脆弱的,它不只屬於自己一個人,還屬於社會和家庭,經受不起任何不負責任的冒險。預防毒品需從意識上轉變為動力,由行為上的拒絕昇華為精神上的排斥。
媒體對於禁毒宣傳,不能蜻蜓點水,點到為止,要像曝光明星涉毒一樣“重磅推出”,引發整個社會的關注。僅靠法律約束與道德審判是遠遠不夠的,明星吸毒身敗名裂的慘重代價,並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普及毒品常識,宣傳戒毒方法,築牢思想防線,是全體社會的責任,也是媒體陣營的義務。6?26國際禁毒日,但願相關的宣傳活動再多一些。相應的媒體報道再多一些。讓人人都深切地感受到“遠離毒品,演繹精彩人生”的內涵,讓人人都從意識上拒絕毒品。(台灣網網友:磊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