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臺商是否“南向”,不是政客説了算

2016年05月15日 10: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擬大力推行的“新南向政策”引發很多臺商熱議,也讓臺灣昔有“帽子大王”稱號的戴勝通事件又再次回到公眾視野。戴勝通就是因當年響應臺當局號召前進中南美洲,結果不僅沒賺錢、反而公司倒閉,因而想要向臺當局申請賠償。在今年5月14日的一場座談會上,也有一名因2014年越南排華事件緊急撤退到大陸的臺商直言:他就是“南進”的受害者。

  “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的政策主張,但到目前為止,沒人看到任何有關南向政策的戰略論述,倒是“為了南向而南向”的意圖非常明顯。難道民進黨只是為了躲開大陸,只是為了民進黨的政治私利,就要臺商們充當“小白鼠”,並且是“看不到前途命運”的小白鼠?

  有臺灣媒體指出:由這些事實可知,臺當局推動政策,不管往哪一向,都應審慎,因為臺當局只是一句話,企業面臨的卻是生死的問題;我們也希望新南向政策能為臺灣打開更寬廣的路,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會成為南柯一夢。

  在前文提及的14日舉行的這場臺商關於“一帶一路”的座談會上,被為“辣椒大王”的廣西兩岸紅現代農業公司董事長莊久毅痛陳自己就是“南進政策”的受害者。2014年5月越南發生排華事件,他連夜逃到中越邊境,來不及收的衣物都還留在那邊。莊久毅認為,如果産業在大陸已經成長,東南亞國家可作為擴展,但若沒有就不宜將東南亞國家作為事業的根基,“你的本跟根一定要在臺灣或大陸,才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

  臺企聯會長王屏生也表示,他也是李登輝時期“南向政策”的受害者,當年曾與一二十位朋友到泰國投資,耗了兩年時間拿回來的不到17%,“真的是血本無歸”。王屏生直言:“南向政策”已經失敗過,又來一個“新南向”,搞不懂也毫無新意。他懷疑這也許只是一個口號,臺灣人很聰明,不會再被騙第二次。

  所謂南向政策,就是運用臺當局的力量來推動臺灣與東南亞各國的經貿關係。這樣的觀念,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本身就大有問題。企業要到哪去發展去投資,是一種市場行為,不是政客能干預或應干預的事。比如説,民進黨當局從來沒有鼓勵過臺商西進大陸,甚至是百般阻撓,但兩岸經貿在陳水扁時期依然持續成長。不勞蔡英文的南向政策,也已有不少臺商轉進到東南亞去投資,只是這些南進的數量遠遠低於西向的數量罷了,這裡包括了文化與語言的障礙、距離産生的交通成本、市場等因素,不是臺當局一個政策就能解決的。

  島內早有輿論指出,民進黨當局的盲點就是以為可以擺脫大陸的影響而走出去,而這基本上是不可能辦到的。民進黨如果不能搞好兩岸關係,也就不可能與更多的國家與地區建立促進經貿交流(如降低關稅)、解決經貿糾紛以及保障各種投資權益等的關係,不可能為臺商提供“南進”的優勢,不論是政治或經濟,民進黨恐怕都會四處碰壁。民進黨如果不能認清這一點,卻想推動南向政策,恐怕只會害死輕信他們的臺商。

  所以,為臺商找出路,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沒有一個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沒有一顆專注于為臺灣找到經濟成長新引擎的決心,沒有一個拋開政治私利一心為民的情懷,民進黨不可能走得太遠。(台灣網網友:肖曼)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