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師生互毆,教育之悲哀

2016年04月21日 16: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日中午,市場星報、掌中安徽記者接到爆料稱亳州蒙城一學校初中課堂上,老師讓交試卷,學生不交卷還出口成臟,最後幾個學生動手打老師,有學生拿板凳砸老師。記者採訪到涉事學校校長,穆校長承認有此事發生,目前公安、教育部門已成立聯合調查組。

  近年來,發生的學生、教師互毆事件不少。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如今,教育也在變質,教師不在諄諄教誨、細緻耐心,學生不在往日聽話、尊師重道的孩子,如此變化,是社會變了還是教育變了。

  如今,由於環境的影響和家庭教育的改觀,甚至有的家庭是獨生子,比較嬌慣。在學校部分學生就變的難管。現在不少的問題學生淘氣,任性,霸道,厭學,特別是處於叛逆期的學生,對老師的教誨置若罔聞,根本沒有把老師作為知識的引導者和傳播者,加上學校把這一部分與績效掛鉤,如此就會導致一些不理性的事件發生。

  當然,由於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的壓力,讓部分教師缺乏理性。對於不聽話的學生缺乏耐心,忘記了不管如此,都應該以為人師表來嚴格要求自己。因為即使學生有出格行為,本該用細心、耐心來感化和教育,多與家長溝通,時刻關注“問題”學生的實際情況,擔負起教師的神聖使命,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我想,類似事件難以發生。

  教師的不理性行為,學生的出格行為,給我們的教育敲響了警鐘。現代教育越來越注重個性化和人文關懷,而這種理念恰恰是當前教育最為欠缺的。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所在,老師在教育“問題學生”時,應該切實注意教育方式方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仁知先生也諄諄告誡説:“在老師的手裏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作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學校教育本是學生成長的搖籃,神聖的殿堂。在此發生師生互毆是教育的悲哀。學生暴力相向,教師儒雅盡失,教育效果為負。師生“相殘”,難以收拾,是一種赤裸裸的教育的悲哀。(台灣網網友:若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