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炒作詐騙案 蔡英文是何居心?

2016年04月20日 16: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在肯亞一批詐騙的臺灣犯罪嫌疑人因涉及詐騙大陸民眾而被引渡到中國大陸,引起了臺灣島內的軒然大波,民進黨借此事大做文章,借此將本來普通的法律問題政治化,這背後到底是何居心?

  將法律問題政治化一向是民進黨打擊對手的拿手好戲,他們以法律為幌子打擊對手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既佔據了道德制高點,又能削弱對手,可謂一舉兩得。2014年太陽花學運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們高舉著兩岸協議應該有法律監督的幌子,阻擋國民黨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最終讓服貿協議被束之高閣,還壯大了民進黨的聲勢,一舉拿下2014台灣“九合一”選舉。本次案件也不意外,民進黨將法律問題政治化運作,並大肆炒作渲染,無非是要維護自己“臺獨”這一神主牌。

  果不其然,4月15日,由民進黨主導的臺民意機構就此事件拋出所謂的“聲明”。這所謂的“聲明”中充斥著“臺獨”言論,文中一再出現“中國當局”“中國官方”等字眼,充滿了赤裸裸的“兩國論”“臺獨”論調。這無疑暴露了民進黨炒作本次事件的險惡用心,以放人為藉口,行“臺獨”之實。其實,他們根本不是關心臺灣嫌犯的所謂人權,而是要借著這次事件大肆炒作、渲染,從事實上造成所謂的“一中一台”,給國際社會留下“兩國論”的印象,並借此給大陸方面施加壓力。

  另外,隨著520的臨近,即將上臺執政的民進黨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近些年來,由於兩岸堅持“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謀和平、促發展成為兩岸人民的主流民意,民進黨不敢貿然衝撞大陸,違背民意,也不想失去兩岸和平發展的巨大紅利,更不想背負上破壞兩岸和平發展的罪責。於是民進黨就想將破壞兩岸現狀的責任扣到大陸身上,借此跟大陸討價還價,妄想大陸不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釋放所謂更多的善意。

  在這件案子中民進黨中打著人權的幌子,大打悲情牌,不顧詐騙分子給大陸人民帶來的巨大傷害,一味渲染臺灣詐騙嫌疑人遭受的所謂不公正待遇,借此蠱惑臺灣人民,抹黑大陸。借機挑動兩岸對立,渲染大陸威脅,借此給人造成大陸破壞兩岸現狀的印象,給大陸施加壓力,借此增加談判籌碼,讓大陸做出更多讓步。

  蔡英文炒作此案也有迎合民進黨內外深綠人士的意味。民進黨是靠著“臺獨”起家,“臺獨”思想可謂根深蒂固。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為了爭取中間選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得不打出了所謂維持兩岸現狀的招牌招搖撞騙蒙,對兩岸問題能模糊就模糊,能拖就拖,借此矇混過關。選舉期間,為了勝利,頑固的黨內“臺獨”分子會暫時隱藏旗幟,可是一旦選舉勝利後,狐狸的尾巴早晚要露出來。從廢除孫中山遺像、要求馬英九赦免陳水扁等事件可以看出,民進黨內“臺獨”思想再次活躍並付諸行動,並給施加蔡英文壓力,為了迎合這些頑固的“臺獨”分子,加強民進黨內團結,同時也為自己的“臺獨”行為預留發展空間,鞏固所謂的“臺獨”基本盤考慮,蔡英文借此案大做文章,借機宣揚“臺獨”主張,將法律問題政治化,謀求自己執政的穩定。

  蔡英文的算盤打得再精明,也掩蓋不了其借司法案件之名、行“臺獨”之實的險惡用心。對此,兩岸同胞應該高度警惕,堅決反對“臺獨”分子分裂祖國的陰謀。大陸維護“九二共識”的信念是堅定的,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子的分裂行徑。正如新華社記者所言,蔡英文機關算盡,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台灣網網友:侯宇浩)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