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京津冀協同發展資源需均衡

2016年03月08日 14: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於3月5日在北京召開,來自河北省的人大代表方麗平今年攜帶著“河北省與京津高考招生公平化”的建議抵京報到,希望推動京津冀教育招生政策的協調發展,讓河北的考生能夠和京津的考生平等競爭。

  方麗平代表認為,京津本就具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和隊伍,而在歷年的高校招生中,京津與河北省的考生待遇不同一直存在,不僅體現在試卷的難度上,也體現在招收人數和分數上。因此,她建議將教育招生政策均等化列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打破地區壁壘,讓河北省的學子們和京津的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平等競爭。

  兩會開幕,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步伐備受委員代表們關注。京津冀一體化是國家戰略,不僅在經濟、交通等方面要一體化,教育方面的一體化和協同發展更是迫在眉睫。京津冀教育合作雖早已開始,但實踐中仍處於“外部呼聲很高、內部動力不足”的狀態。主要是京津冀三地經濟社會與教育發展水準存在顯著差異、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缺乏體制機制保障。

  河北毗鄰京津,長期以來,卻是“大樹底下不長草”。地緣因素和經濟差距,京津冀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義務教育階段專任教師受教育狀況呈現梯次分佈,高等教育佈局結構嚴重不平衡,制約三地的産業佈局、人才匯聚以及創新能力。京津是全國211院校最密集的地區,大部分院校對本地招生有所側重,並且京津招生計劃較多,高考報名人數較少,因此考生考入一流大學的難度要低些。根據教育部官網數據顯示,京津冀共有中央直屬高校51所,43所位居北京;京津共有“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39所,河北省僅1所。

  教育部應著眼于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對人才培養基地、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建設給予指導和支援。統籌推進京津冀地區的中高考制度改革,開展地方高校招生協作,增加京津地方高校面向河北省(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計劃,擴大本科招生規模。

  河北處於政策的洼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明顯的短板。北京的科技企業,科技成果只有1%到河北轉移,50%是轉移到了江浙和廣東。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尤其是高等教育與北京和天津不在一個發展層次上,河北要縮小發展差距,實現持續發展,必須依靠創新,整合中心城市與周邊城鎮資源,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河北高教偏弱的現狀改革迫在眉睫。

  京津冀教育的協同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的作用。我們期待更多觸及深層次的體制改革和調整。河北的區位優勢、産業基礎、資源稟賦、基礎設施、文化底蘊都是全國最好的省份之一,河北完全有條件發展得更好。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如果與北京、天津的差距縮小了,就能夠為北京、天津提供更好的服務。(台灣網網友:施夢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