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兩會關注:醫改與經濟 中國會更好

2016年03月07日 14: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3月2日,全國政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大會發言人王國慶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我相信,中國會更好,我們的未來一片光明。

  在發佈會上,中新網記者提到,“中國醫藥衛生改革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作為普通百姓還是不敢生病,好像獲得感沒有那麼強烈。”王國慶回答,“醫改是一項長期、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在世界各國都是個大難題,更何況在一個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今年將有3位副主席分別帶隊到全國各地,深入到醫藥衛生一線和廣大公眾當中進行調研。由韓啟德副主席帶隊的一路人馬已經在福建、安徽進行調研,這個調研還在繼續。”

  從全國政協確確實實的行動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我國新醫改啟動以來,醫藥衛生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滯,不斷深入到老百姓的身邊,在正確的方向上不斷前行。我們知道,2015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繳費標準為個人繳費90元,政府配套每人360元,每人平均籌資達450元。而且,農合補償比例提高至鄉鎮65%-90%;縣級55%-80%。2015年,84歲高齡的奶奶因病住院,費用大約1700元,得益於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補償了大約1300元,極大地減輕了家庭重擔,家裏人都非常高興!醫藥衛生改革在嶄新的2016年會更加的深入與完善,這項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的改革會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一份美好。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1次會議強調,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毋庸置疑,經濟增長是醫藥衛生改革的堅實後盾。

  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2015年我國GDP增長6.9%,2016年我國是否有能力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王國慶回答,“我給出的答案就兩個字‘肯定’。去年我國經濟增速儘管有所放緩,但是放在全球來看,可能用‘鶴立雞群’很恰當。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這‘四個沒有變’很説明問題。”

  豐富的物質財富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河北省遷安市的鐵資源儲量達25億噸,鐵精粉年産量連續14年居全國縣級地方鐵礦首位,因此被譽為“魅力鋼城”。受當前經濟形勢的巨大影響,曾經的“鋼城”利用地利優勢——河北省第二大河灤河,大力發展旅遊業,打造“水城”遷安。另一方面,2010年遷安市以現代物流業加速增長為標誌,全行業完成增加值203.8億元,較2009年增長11.1%。2015年全年重點實施物流項目20個,計劃總投資達到255.1億元,當年累計完成投資37.2億元,現代物流業發展勢頭強勁。一切都在變化,每個省、每個地區都會通權達變,我國一定能夠實現2016年經濟中高速增長的。

  無論是醫藥衛生改革還是保持經濟增長,我們一直在行動著、努力著。正如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所説的,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攜手創造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我也堅信,中國會更好!(台灣網網友:張軍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