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司法改革十六字方針 助力全面小康決勝期

2016年02月14日 17:1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月22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過去一年政法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的同時,為充滿機遇與挑戰的2016新的一年提出了“防控風險,服務發展;破解難題,補齊短板”的十六字方針,為政法工作的進一步提升指明瞭方向,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決勝期。

  防範風險,服務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推進需要穩紮穩打。我們常説,寧可備而不患,不可患而不備,發展是關鍵,防範是保障,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快速發展進程中,建立健全相應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司法政法體系尤其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鬥目標,如今,我們已然到了這一奮鬥目標的收官決勝時期。再經過未來五年建設之後中國社會,將會是一個人民生活更加充實富裕,環境生態更加美麗清新,經濟發展更加協調持續,社會更加公平正義的小康社會。然而,要想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終勝利,還需在逐步的發展建設中,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紮實推進。此次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的召開,理智全面的分析了當前社會司法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同時針對一系列問題的發現積極制定了未來一個時期的工作方案。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會議講話中提出: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導精神,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把服務開放發展,服務創新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等三大服務做實、做好。讓司法體制的不斷健全,政法服務水準的不斷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的取得保駕護航。

  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破冰前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我們清楚的看到,城市化問題,婦女就業問題,食品安全等問題依然突出。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到了深水區與攻堅時期。這一階段不光要求我們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更要能夠及時的解決問題,司法體系與全面小康建設相適應,相配合,努力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制環境,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神感召與政策激勵下,激發全體社會人民的創造力。在廣泛性、協調性、時效性上全面展開,提升發展的品質和效益。當前我國仍有廣大的農村貧困群體急需找到脫貧致富的新路線、新方法,這也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題和短板所在。在具體問題的破解與政策實施上,不光要解決經濟發展問題,更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構建權責明晰的社會治理規則體系,推動法治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整體法治意識,才能使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長久,穩定,協調的不斷開展。

  古人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我國的社會發展在不斷探索中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亦是在探索中不斷發展,背負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希冀,承擔著歷史任務的偉大使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求真務實的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我們定會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台灣網網友:馮傑)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