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紅包圖片”是這個時代的朦朧詩

2016年01月28日 08:46: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紅包圖片”和“主要看氣質”的傳播驅動力一致,但更高明一點的是,“紅包圖片”為遊戲賦予了曖昧的氣息。這樣的遊戲屢試不爽地能引起病毒傳播,是因為用戶更期望自己的網路生活能多點意外。“朦朧照”包含的無聊也好,寂寞也好,惡搞也好,有趣也好,都是現代人心態的直接呈現。

  這更像一個突發事件:微信推出“紅包圖片”功能,用“霸屏”取代“刷屏”,才能更好地形容其傳播速度,這是一個基於普遍社交心理設計的遊戲,它造就了新一輪的語言調侃,激發了用戶的互動積極性。

  有人用回車的方式寫,“窮人/再也/看不起/朋友圈了”,來表示對紅包圖片的“不滿”,但這“不滿”二字必須打上引號,因為“哭窮”者往往更願意付費去打開好友的照片,“不滿”甚至可以理解成一種愉悅——這種討(發)紅包的方式,比群裏的紅包遊戲高級多了。

  針對朋友圈裏瞬間活色生香的打開誘語,有網友“善意”提醒,“以牟利為目的,傳播淫穢物品,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往往文字寫得越煽情,圖片打開後看到的反差性越強,“反轉”是網路社交遊戲最富娛樂性的一面,沒人會傻到真相信“圖文一致”。

  “紅包圖片”和“主要看氣質”的傳播驅動力一致,但更高明一點的是,“紅包圖片”為遊戲賦予了曖昧的氣息,這是它傳播速度與範圍要快於和廣于“主要看氣質”。在“氣質”活動結束後,有聲音對其提出了批評,或是出於産品形象的考慮,“紅包圖片”比設定結束時間,提早了兩個小時結束,這使得它所謂的“負面影響”,被降到最低程度。

  這是一場經過精準計算的産品行銷推廣,微信對於用戶心理的揣摩與掌握,精細到了“可怕”的地步,但倒是不必擔心它真的會帶來什麼現實性的困擾,比如有人借機發佈“不雅”圖片,畢竟朋友圈是個閉環,發的人和看的人都是熟人,家人或朋友,沒人願意頂著形象壓力發不合時宜的圖。也不必擔憂“主要看氣質”“紅包圖片”會加重“拜金心理”,紅包與紅包遊戲,只是人們社交渴求的道具,“拜金”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話,更應該在現實當中去尋求解決辦法。

  類似于“紅包圖片”這樣的遊戲屢試不爽地能引起病毒傳播,是因為用戶更期望自己的網路生活能多點意外。人們寄情于網路,是因為網路的確能夠解決一些現實中難以被滿足的需求,比如被發現,被認同,找到存在感等等,當社交媒體的互動陷入重復與無聊時,一次有創意的活動,能夠激發用戶順水推舟式的加入狂歡,如果用戶能從這樣的活動中,得到娛樂或者心理滿足,那麼就不必追究活動的出發點。

  “紅包圖片”因為一片朦朧而又被稱為“朦朧照”,它是這個時代的朦朧詩,只是與當年五大朦朧詩人開啟的詩歌熱情相比,“朦朧照”把詩意導向了更符合當下時代氣質的方向,每一幅“朦朧照”的背後,或都隱藏著一顆渴望與人交流的心,“朦朧照”包含的無聊也好,寂寞也好,惡搞也好,有趣也好,都是現代人心態的直接呈現,所以,承認了吧,在你參與或關注到它的那一刻,它已經是折射你情緒的一面鏡子。(韓浩月 媒體人)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