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升級武器裝備,大力發展非對稱作戰力量
參加“富士綜合火力演習”的日本自衛隊直升機(資料圖)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2017財年防衛預算申請中有147億日元將用于實現部署改進型“SM3 Block 2A”導彈。該型導彈為海基導彈,是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艦載導彈的改良版,不僅能在更高的高度進行攔截,還能同時應對多個目標。日美兩國政府計劃明年完成研發後,立即投入聯合生產。
日本新防衛預算申請還首次列出了“愛國者-3”這一地對空攔截導彈的改良費用。日本防衛省認為,鑒于朝鮮今年以來發射了16次彈道導彈,有必要盡早加強應對態勢,因此計劃花費987億日元用于改良28個“愛國者-3”導彈係統,延長其射程、擴大其防護范圍。
此外,新防衛預算申請編列專門經費用于研發射程為300公里的新型岸艦導彈,該型導彈是現有岸艦導彈的升級版,于2023年前後部署到宮古島等先島群島主要島嶼,並計劃將中國的釣魚島納入其射程。
今年的日本防衛預算,最顯著的特點是注重防空與反導建設。日本國內一直有這樣一種聲音:中國海軍不斷走向“深藍”,火箭軍的導彈技術穩步上升,而朝鮮也在不斷進行導彈的研制和試射,因此,日本加強反導建設迫在眉睫。其實這都是日本媒體的炒作,目前朝鮮的導彈技術還停留在引進“飛毛腿”導彈之後進行一些改進的水平上,以日本目前的反導攔截能力看,完全能夠應對。而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一直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海軍走向“深藍”只不過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正常舉動。日本不斷提高防衛預算卻讓周邊國家“背黑鍋”,背後是其軍國主義擴張思維在作祟。
事實上,日本加強反導攔截能力,企圖搭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戰車實現自身的軍力擴張,但是,它的這一“美夢”很可能迅速破碎。日本政府對歷史問題始終閃爍其詞不肯正視,右翼勢力為侵略戰爭翻案的行徑層出不窮,整個社會右傾化思潮彌漫。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彈道導彈防禦能力越高,越難構建與周邊國家的安全互信,反而會導致朝鮮更加致力于導彈開發,雙方陷入軍備競賽的惡性循環,誰也跳不出“安保困境”。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