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和平使命”已成亞太地區著名例行軍演

2013年08月16日 14:1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2013年8月15日,在俄羅斯切巴爾庫爾合同訓練場,中俄陸空協同打擊“敵人”。 當地時間15日12時(北京時間14時),“和平使命-2013”中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在俄羅斯切巴爾庫爾合同訓練場舉行實兵演習。演習以“聯合反恐”為課題。雙方共投入兵力1000多人,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等近百台,20多架殲擊轟炸機和武裝直升機參演。圖片:新華社發(攝影:線雲強)

  2013年8月15日,在俄羅斯切巴爾庫爾合同訓練場,中俄陸空協同打擊“敵人”。 當地時間15日12時(北京時間14時),“和平使命-2013”中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在俄羅斯切巴爾庫爾合同訓練場舉行實兵演習。演習以“聯合反恐”為課題。雙方共投入兵力1000多人,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等近百台,20多架殲擊轟炸機和武裝直升機參演。圖片:新華社發(攝影:線雲強)

  正在俄羅斯境內進行的中俄軍演是“和平使命”系列演習的第六場。不論在中國、俄羅斯,還是在第三方舉行,每一次“和平使命”反恐軍演都會吸引世界的目光。

  “我把它稱為亞太地區著名的例行軍演。”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學惠説。

  從2003年至今,中俄兩國先後參與組織了10次雙邊或多邊聯合軍事演習,兩軍的演習正在制度化、常態化。就在“和平使命-2013”反恐軍演開始前半個月,中俄海軍剛剛結束在日本海的聯合軍事演習。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陳學惠表示:“這標誌著中俄兩軍友好合作關係達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水準。”

  “中俄聯合軍演的常態化舉行,也是把兩國高水準政治關係優勢轉化為防務領域務實合作成果的具體步驟。”陳學惠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備受矚目的中俄聯演並不針對第三方。中方多次表示,演習的主要目的是鞏固和發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高兩國戰略協作水準,加強中俄兩軍戰略互信,深化兩軍務實合作。“聯演也有利於維護國際戰略平衡,有利於維護和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但在強調“和平使命”系列演習政治意義的同時,不能忽視它的軍事意義。軍事學者呂正韜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説,常態化的中俄反恐演習將兩軍的互信提升到一個新層次,兩國軍隊遂行聯合反恐任務的組織指揮、協同、保障等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和平使命-2013”演習從7月27日開始,歷經兵力投送與部署、戰役籌劃、戰役實施3個階段,於今日完成實兵演習後落下帷幕。根據演習任務需要,中方派出646人參演,俄方出動約600人參加演習。

  與以往的“和平使命”演習相比,“和平使命-2013”的兵力規模不算大。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國山東半島附近海域舉行的“和平使命-2005”出動兵力上萬人,雙方派出了陸、海、空軍參演。“和平使命-2007”的參演部隊也達到4000多人。

  但參演兵力規模小並不能説明演習重要性降低了,“實兵具有顯示的作用,可以用少部分兵力顯示大量的兵力。”陳學惠研究員説,“軍事演習不在於人多,兵力規模與演習的任務相匹配,就是恰到好處的。”

  7月末,遠赴俄羅斯參加“和平使命-2013”演習的部隊,首先經受了遠端兵力投送的考驗,尤其是陸航部隊,需要空轉机場近5000公里,機組克服大霧、持續降雨等複雜天氣,連續8次起降,順利抵達演習地域。

  “和平使命-2013”中方參演官兵來自瀋陽軍區,俄方兵力出自中部軍區。在“和平使命”系列演習中,這是首次由兩國的軍區組成戰役導演部,而以往都是由總部牽頭負責。

  “這種方式對軍區鍛鍊很大,對集團軍部隊鍛鍊也很大。它反映出中俄兩軍的演習更加成熟了。”坐在切巴爾庫爾訓練場悶熱的野戰帳篷中,瀋陽軍區第39集團軍潘良時軍長對記者説。

  “和平使命-2013”是潘良時第二次帶領部隊參加中俄聯合反恐演習,第一次是在瀋陽軍區洮南訓練基地舉行的“和平使命-2009”中俄聯演。經過多次演習磨合,潘良時認為中俄兩軍的聯合程度在不斷加深。

  以往聯演,雙方導演部、戰役指揮部和實兵部隊都是依靠各自的指揮系統,按照預先籌劃的流程實施,聯合互動較少。但這次兩軍戰役指揮員通過聯席會議等形式,在指揮層面實現了有效互動。

  “過去實兵聯合行動兩軍都有分界線。”潘良時説。但“和平使命-2013”演習中,雙方嘗試組織部分地面分隊、特種作戰力量混合編組、交叉配屬,在情報上實現共用,火力上相互支援,從而在戰術層面實現真正的聯合。

  聯演也是中俄兩軍相互學習的好機會。陳學惠説,中俄兩國在軍隊建設上,都處於深化改革階段——俄羅斯軍隊的“新面貌”改革第一階段已經完成,軍事改革正向縱深發展。而解放軍也處於資訊化建設加速發展、戰鬥力生成模式加快轉變的關鍵時期。

  “兩軍在這個時期進行聯合軍演,有助於雙方交流和展示前一階段的改革經驗,相互借鑒和學習,促進雙方軍隊共同發展。”他説。

  俄軍于2008年宣佈開始“新面貌”軍事改革,致力於建設一支精幹、高效、機動的現代化軍隊。去年3月,梅德韋傑夫宣佈“新面貌”改革完成,俄軍面貌煥然一新。“新面貌”軍事改革是俄軍過去多次改革的“收官之作”,陳學惠對它的評價是“基本成功”。

  但西方對轉型後的俄軍的軍事實力仍然存疑,而中國軍隊也經歷了多年的和平環境,呂正韜認為,中俄頻繁聯合軍演也是提升國家威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軍演的一種重要作用就是戰略心理戰”。

  與此同時,和亞太地區其他針對傳統安全威脅的大型軍事演習不同,“和平使命”系列演習的主題是反恐。此次演習中,中俄雙方專門舉辦了反恐理論研討會。實兵演習時,雙方參演官兵還突出演練了偵察作戰、心理攻擊和反恐斬首行動。

  中俄兩國都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對於俄羅斯來説,中亞地區是全球恐怖主義活躍的地帶,中國也有自己的反恐戰略需要,相同的安全需求牽引著包括中俄兩國在內的上合組織常態化進行“和平使命”反恐軍演。

  因此,“我覺得,這個演習是很有生命力的。”陳學惠説。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