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要遏止民進黨濫權,國民黨缺的是“論述”與“主張”

2017年08月24日 08: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24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在臺灣執政至今已有460天,這460天之內斷了兩個“邦交國”、公共部門限電1個禮拜、無預警大停電影響約600萬戶,論施政成績蔡英文是減分大於加分。

  論民眾士氣,從“轉型正義”、“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到“前瞻計劃”,都是在既有結構上進行重分配。轉型正義滿足深綠人士“滅蔣去中”、清算黨産的心理渴望。“一例一休”精神可以理解,但制度設計不良,反倒阻擋想賺加班費的勞工。年金改革則減輕年輕世代因低薪而起的相對剝奪感,但是改革的手段與版本卻是建構在對退休公務員的污名與羞辱之上。而“前瞻計劃”則把藍營縣市的資源重新分配至綠營縣市,是典型的肉桶立法,供給大於需求的軌道建設,卻也能被“行政院”美化成進步的動力。

  蔡當局上任至今只能槍口對內,頻挑國民黨這個軟柿子吃,對外則表現全無,以南向政策作為海市蜃樓,要民眾在低薪、蕭條的流沙裏望著民進黨的認同信仰飲鴆止渴。而且這種認同信仰總是一刀切,切開之後總有一群人成為神壇供品,註定在政治正確的十字架上被縊死。

  民進黨與蔡英文掌握行政與“立法院”的多數,推動“立法”意志的強度連馬英九當局時代都無法匹敵,但民主政治是監督政治,在野黨的荒唐在於只能看著蔡當局分裂社會卻毫無招架之力。

  現在傳出國民黨、親民兩黨針對林全行政團隊在大停電後毫無負責意願,擬提出不信任案,臺灣的相關規定:“立委”1/3聯署對臺當局“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如經全體“立委”1/2以上贊成,“行政院長”于10日內辭職,並得呈請臺當局領導人解散“立法院”。國、親若能合,相加有37名,聯署門坎能過,但記名投票就算時代力量、無黨、無盟全部相加也才44席,無法過57席門坎(113席半數),更不用説“立委”個個都是辛苦當選,若“倒閣”成立“立委”遭解散,得不到任何好處,因此過去從沒成功過。簡單講,此次“倒閣”案對於蔡政府不具威脅性,只具象徵意義。

  在民進黨強勢通過“前瞻法”之後,國民黨已準備1萬多案刪減“前瞻預算”的提案,從去年520開始,國民黨才剛學會適可而止的打架,及不斷的程式抵制,但政黨支援度為什麼還是拉不起來?重點還是在於“論述”與“主張”,蔡當局哪一項“立法”遭遇過藍營強大的論述抵抗?在臺灣制度韌性保障執政黨的情況下,要監督濫權的民進黨,現階段只有在“立法院”配合提出擲地有聲的政策論述才行,但國民黨如果不把論述空間從派系與分贓勢力釋放出來,要民進黨受到有效監督無異緣木求魚。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