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陷入系統性失靈 民主亂象愈演愈烈

2017年08月24日 07: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臺灣島內離譜事情不斷。先是全臺無預警大停電,受影響人數高達1800萬,近3/4的人都受到停電影響;接著,一位民眾如入無人之境,先從軍史館偷來一把日本軍刀,再跑到蔡英文辦公室砍傷衛兵。

  臺灣《中國時報》24日發表評論説,臺灣怎麼了?這樣下去怎麼辦?不同立場、不同意見的人都在“求爽”,卻不管爽過以後臺灣其實正陷入《後天》電影裏的末日景象。在這求爽的過程中,大家不斷地宣泄自己的情緒來堆高對方的情緒,逼得對方必須以更大的動作來宣泄自己的情緒,然後呢?自己又得以更超過的情緒來響應對方升高的情緒。於是情緒永遠宣泄不完,反而愈泄堆愈多,在這一場求爽大賽裏,沒有人是贏家,臺灣成了所羅門王前被兩個母親爭分的嬰兒。

  臺灣到底怎麼了?在面對各種荒腔走板的亂象時,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倒是説對了一句話“系統性失靈”。臺灣確實陷入了嚴重的系統性失靈,只不過不是蔡英文那種“責推前朝”式的系統性失靈,而是包括執政者、在野者,乃至於全臺灣民眾在內,都有一分責任的“系統性集體失靈”。

  而這系統性的集體失靈中,最嚴重的則莫過於民主失靈。民主失靈造成臺灣極大的困境,包括兩岸的困境、經濟的困境、政治的困境、階級對立、職別對立、世代對立內耗的困境。這些困境背後,又有經濟、文化的因素。

  比方説蔡英文上臺後力推的“改革”,她認為是“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但其實往往都成了“霸王硬上弓”的傲慢。另外臺灣的政治體制、選舉制度都是贏者全拿,贏者全拿不但讓勝利者容易産生我説了算的蠻幹傾向,也會讓失敗者更加的“輸不起”,而加重了黨爭與不同立場者的衝突。

  要知道,民主不是為民主而民主,民主的終極奧義仍在於提升人民的生活福祉,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掌握民主的三個核心:法治的建立、政府的治理與定期的選舉。但在臺灣,三個核心只有競爭性的定期選舉做到了,“法治”跟“治理”卻都在開倒車,而且快要倒車到懸崖邊上。

  文章指出,特別是當中國大陸的經濟、外交、軍事,乃至於文化軟實力不斷飛躍成長時,臺灣的經濟發展卻陷入停滯,社會長期分裂內耗,政治失能幾近於無政府狀態,此消彼長,臺灣到底還有多少時間?多少機會與籌碼?臺灣又有什麼角度立場去批評正在上升崛起的大陸,誇誇其談臺灣有制度的優越性?

  臺灣當前的困局幾乎快進入不可逆的負迴圈了,不分朝野、不分藍綠、不分世代都該殫精竭慮去面對這個困境。如果不解決民主的困境、系統失靈的困境,每一次情緒上的“今天爽過”,都只是一步步把臺灣推向電影“後天”裏的絕境。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