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觀光産業變“慘業”,臺當局要負全責

2017年07月26日 11: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觀光産業變成“慘業”,主要因素之一是兩岸關係轉冷,陸客人數“跳水”。其次,業者對“一例一休”政策怨聲載道,公司收入減少、但人事成本提高。臺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即建議臺當局放寬加班時間的彈性計算方式。從這兩個重大因素來看,問題癥結在於臺當局,只有臺當局才能解決,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

  社論摘編如下:

  根據墾丁公園管理處公佈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造訪墾丁公園的旅客人數為211萬多人次,比去年同期足足減少132萬多人次。面對觀光産業淪為“慘業”,臺當局應儘速端出因應對策,避免暴風半徑持續擴大。

  事實上,不但墾丁觀光業者很慘,今年以來臺灣觀光産業即已哀鴻遍野。上周臺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召開理監事會議,即有業者透露,全臺有600家飯店準備求售;今年四月,更已傳出上千輛遊覽車降價求售都找不到買主。

  觀光産業是無煙囪工業,其經濟效益不僅來自島內,更來自島外。大略而言,觀光産業鏈牽涉旅遊、交通、住宿、餐飲、零售、娛樂、保險等業者,因此,觀光産業之榮枯相互影響甚巨。另據統計,今年7月1日領有執照的導遊人數為38750人、領有執照的領隊人數為56531人,他們的生計也係乎于觀光産業的興衰。

  近年臺灣觀光産業曾經一片榮景,尤其是來自島外的觀光客更是大幅成長。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來臺觀光客人數384萬5千人次,去年已達1096萬人次。再以觀光收入而言,2008年1871億元(新台幣,下同),2015年已達4589億元。同一期間,觀光收入佔GDP比例,已由1.42%上升到2.57%,幾乎增加一倍。

  觀光産值躍升,臺灣依靠觀光旅遊維生的人數也直線成長,僅就含領隊和導遊在內的旅行業、觀光旅館、一般旅宿、民宿以及遊樂業合計,就業人數去年達19萬6千多人,比前年還增加了將近4500人。

  然而,蔡當局上臺一年多來,來臺觀光客卻呈現銳減狀態。以今年第一季而言,日、韓、東南亞來臺觀光人次雖增近20萬人次,但是陸客卻大減47萬人次。一位旅行社業者透露,東南亞觀光客市場幾乎已殺到賠本競爭,旅行社根本撐不下去。今年三月下旬,也有“立委”在質詢時指出,臺灣觀光産值指標已“退到十年前的低點”。

  這些數據如果統稱為“警訊”,飯店業者的哀號就已經是直接喊救命了。高雄市九福飯店總經理馬光輝,在上周召開的臺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理監事會議感嘆,其飯店有240間房,最近有一晚只入住4間。墾丁高檔飯店訂房率幾乎全面下滑,最慘的一家由去年的八成,驟降到今年只剩三成。正因如此,才會傳出有600家飯店業者準備求售。

  觀光産業變成“慘業”,主要因素之一是兩岸關係轉冷,陸客人數“跳水”。其次,業者對“一例一休”政策怨聲載道,公司收入減少、但人事成本提高。臺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即建議臺當局放寬加班時間的彈性計算方式。從這兩個重大因素來看,問題癥結在於臺當局,只有臺當局才能解決,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