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兩岸關係攸關臺灣生存 蔡當局不該當“兒戲”

2017年06月15日 14: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當臺灣確定無法參加今年WHA的消息傳開後,蔡英文當局的反應是憤怒與慷慨激昂的交錯情緒。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臺灣“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李正修的評論文章指出,真相其實是,蔡當局早預見臺灣今年根本無法接到邀請函;然而,礙于馬英九當局能夠順利參與及害怕民眾究責“外交”挫敗,蔡當局根本不敢向民眾坦承是自己的策略錯誤。為了臺灣利益、民眾福祉及臺海和平,蔡必須徹底改變這一年來錯誤的兩岸路線,否則維持兩岸現狀將會成為過眼黃花。

  評論摘編如下:

  當臺灣確定無法參加今年WHA的消息傳開後,蔡英文當局的反應是憤怒與慷慨激昂的交錯情緒,彷若蔡英文及臺當局“國安團隊”已經盡了全力。

  真相其實是,蔡當局早預見臺灣今年根本無法接到邀請函;然而,礙于馬英九當局能夠順利參與及害怕民眾究責“外交”挫敗,蔡當局根本不敢向民眾坦承是自己的策略錯誤,才會出現民進黨“立委”自打嘴巴、指責馬當局出賣主權換WHA參與的荒謬戲碼。

  現在,13日在巴雷拉親自宣佈與臺灣“斷交”之後,當天就由人在大陸的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簽署建交公報。這樣的外交模式比去年底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單方面“斷交”,更讓臺灣措手不及。

  “無穩定兩岸關係,臺灣就不會有良好的對外關係”,是內外臺海事務觀察家的共同結論。去年收到內含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WHA邀請函、加上這一年來兩岸關係的冰凍,蔡英文及民進黨就應該心裏有底了,現在的政治表演只是為了把所有問題推給大陸的卸責姿態而已,對改善兩岸及對外關係毫無幫助。

  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近日公佈最新民調,有51.3%民眾不認為蔡英文做到維持兩岸現狀,更有54.4%相信蔡傾向追求“臺獨”。民調也顯示,53%受訪者支援民進黨將“維持現狀”列入黨綱,取代爭議性極大的“臺獨黨綱”。

  這樣的民調結果清楚證明,蔡這一年來的兩岸政策已徹底失敗,尤其高達75.4%受訪者同意兩岸當局有必要協商、建立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等於反對蔡一昧地逃避兩岸定位的作法。

  這一年來,臺灣經濟停滯、兩岸互動中斷、對外關係受挫等,癥結就在蔡至今不願對“九二共識”清楚表態,臺灣對外情勢連綠營支援者都感到悲觀。

  但令人民發噱的是,幾位民進黨籍縣市長競相表態“親中”、“知中”、“和中”的立場,連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都不甘示弱插上一腳,等於把民進黨內的權位內鬥,赤裸裸地搬上臺面。

  這場綠營政治秀讓人不禁感嘆,原來在臺灣成為政治人物的條件這麼低,只要敢作秀、空口講大話,“死的都能説成活的”。過去罵國民黨與馬英九當局“親中賣臺”,現在自己吹捧“親中愛臺”,豈不被民眾當笑柄、被大陸看笑話!

  兩岸關係攸關臺灣的生存,根本不該當成兒戲,甚至成為綠營政客們的口中玩物。恰恰相反,朝野政黨都應嚴肅看待此議題,特別是目前執政的民進黨,應從陳水扁當局的經驗得到啟發,而不是玩弄文字遊戲來欺騙民眾。可惜蔡學到的教訓,竟然是繼續操作悲情。

  善於操作政治風向的民進黨,深知大陸阻礙臺灣各項國際參與的強勢作法,必然引起臺灣民眾的不滿。相較之下,蔡一改陳水扁的莽撞言行,低調、不挑釁的姿態更容易獲得國際支援及民眾同情。

  試問,哪個受訪者不願兩岸處於和諧來往狀態?但問題是,蔡當局既無法提出有效化解兩岸敵意、也無心改善兩岸歧見,卻想從兩岸衝突之中獲取政治私利。從“美麗島電子報”的最新民調結果來看,民心似乎已經對蔡當局的兩岸政策開始感到不耐。

  蔡執政滿週年卻不敢面對民眾,不就自證這一年的一事無成。過去激烈反對馬英九當局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現在卻自豪于兩岸經貿成績,其前倨後恭、言行不一的發夾彎,才是蔡無法信守維持兩岸現狀承諾的真正原因。

  其實,若蔡欲重振執政威信、重建兩岸溝通管道,現在是該重新檢討“臺獨黨綱”的適當時機了。蔡可從“‘臺灣意識’不等於‘臺獨’主張”著手,導正“臺獨”偏執的歷史觀,逐步由低層開始拆除敵視彼此的高墻,才可能恢復民進黨當局與大陸的互信。

  蔡應落實競選承諾,回歸“憲法”對兩岸定位之規範,提出務實可行的兩岸説帖,先獲得民眾的認同與支援,進而取信于大陸,才能有效降低兩岸歧見。事實證明,馬當局能在兩岸和解的大格局基礎上,為臺灣打開更寬廣的國際活動空間。

  治理臺灣不能意氣用事,執政者更不能口出恐嚇之言,如此只會被對手看輕,審時度勢才是為政之道。既然民進黨有本土的優勢,更該勇敢面對,因逃避是無法解決兩岸僵局的。

  為了臺灣利益、民眾福祉及臺海和平,蔡必須徹底改變這一年來錯誤的兩岸路線,否則維持兩岸現狀將會成為過眼黃花。倘若蔡繼續如此處理兩岸僵局、不願面對兩岸定位,臺灣必然會遭遇更多的“外交”障礙,屆時孤臣也無力回天了。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