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淪為“表決部隊” 臺灣“民主”的悲哀

2017年06月15日 13: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立法院”臨時會昨日登場,蔡英文對民進黨“立委”下達衝刺指令,力拼“年金改革”及“前瞻建設”兩大主題“法案”過關。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正等著看,“綠委”將如何遵照英文指示扮演“表決部隊”的角色。而當民進黨團淪為“表決部隊”,臺灣民主就太可悲了!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立法院”臨時會昨日登場,蔡英文對民進黨“立委”下達衝刺指令,力拼“年金改革”及“前瞻建設”兩大主題“法案”過關。但因適逢臺灣和巴拿馬“斷交”,國民黨欲借此邀蔡英文至“立院”進行報告以為拖延;與此同時,綠營盟友郝明義等人則發動聯署,反對“前瞻建設”預算草率通過。在這種情況下,“年改”及“前瞻”能否順利過關,端賴“綠委”全力動員護航。大家正等著看,“綠委”將如何遵照英文指示扮演“表決部隊”的角色。

  年輕世代對“表決部隊”一詞或許感到陌生。它指的是威權時代那些不需要改選的老“立委”,只需一味遵從國民黨中央指示而投票,就像一支只會表決的大軍。

  代議政治的設計,是為了反映更多元的民眾聲音;政黨政治的設計,是為了追求權力的制衡。但是,如果居於絕對優勢的執政黨“立委”卻只懂得看高層臉色,甘於扮演“表決部隊”為政策護航,我們看不出這其間有何“民主”或“進步”意義可言?

  以“前瞻建設計劃”為例,這項耗費8800億(新台幣,下同)的大型經建計劃,明顯是在短期內倉促拼湊而成,其中許多項目規劃粗糙,甚至未經可行性研究或環境評估,幾乎就是一盤大雜燴。

  以臺灣經濟近年的停滯不前,在財政上實已沒有太多可供揮霍的空間。然而,“前瞻建設計劃”不僅大手筆一揮8000多億,許多項目只是為滿足地方虛榮的小確幸,無關臺灣長期的“前瞻發展”,有些甚至勢必淪為追加預算的錢坑。對於這樣的公帑虛擲,民進黨“立委”若不認真把關,卻還去幫忙護航圍事,難道不覺得愧對終年辛勞的納稅人,也愧對自己“議員”之職?

  “年金改革”的議題也一樣。儘管推動“年金改革”是民眾的共識,但要如何改革,顯然不該只有林全主導的“年改會”一種版本,而應集思廣益,將衝擊降到最低,將效益擴到最大。

  蔡英文執政一年,民意支援度大幅滑落,這與她的執政路線偏歧及“內閣”決策品質不良有絕對的關係。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在蔡英文黨政權力一把抓的時候,其他制衡、分立的部門無法發出不同的聲音,適時提供節制的意見,更是一大原因。在許多議題上,“司法”、“考試”、“監察”等院幾近喑啞;更致命的,是民選的“立法委員”竟率爾放棄了反映民意、為民喉舌的角色。淪為少數的藍軍“立委”,能發揮的作用已經不多;但綠營“立委”黨派私心挂帥,一心捍衛上意,卻忘了自己身為中央民意代表的責任,才更令人遺憾。

  臨時會開議前夕,蔡英文分批召集民進黨“立委”餐敘並耳提面命,民進黨黨鞭稱將緊盯“綠委”有無發言。這樣的儀式,就形同一場“表決部隊”出動的誓師大會,人們彷彿聽到了“綠委”小跑步集結的聲音。必須提醒的是:“一例一休”修“法”,如今弄到社會怨聲載道,正是“綠委”堅定護航、胡亂加碼的結果;這次臨時會難道要重蹈覆轍?當民進黨團淪為“表決部隊”,臺灣民主就太可悲了!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