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臺灣應正視歷史 “一中”實現是必然

2017年05月27日 09: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524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成立十週年。香港《大公報》27日發表復旦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博士蘇虹的評論文章指出,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中可以看出,“一中原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由於中國內戰和二戰後的世界冷戰遺留下來的兩岸問題,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産物。在世界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兩岸問題繼續存在的客觀條件漸漸消失,徹底解決只是時間問題。

  評論全文如下:

  524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成立十週年。信中指出,“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同時,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希望全國臺企聯再接再厲,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廣泛團結臺灣同胞,共同開拓進取,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在當前深刻變化的世界格局和中國迅猛發展的大局下,“一中原則”已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為任何人的意志而轉移。

  逆潮流而動終將成“棄兒”

  最近,兩岸關係和臺灣的處境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斐濟突然撤“駐臺代表處”,且“寸草不留”;越南承認“一中原則”,“新南向”成“新難向”;臺灣未收到世衛大會邀請函,WHA以協商一致的方式,拒絕將尼加拉瓜等國提出的邀請臺灣地區參加世衛大會的提案納入本屆大會議程……

  出現這些情況,臺當局本當徹底反省,但臺當局非但不反省,臺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竟然公開叫囂,稱其“絕對不會接受一中原則,臺灣不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還稱臺灣的未來掌握在臺灣2300萬民眾手中,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由臺灣民眾自己來決定。

  不知道張小月講這話的底氣何在?這是一個靠實力發聲的時代,單憑嘴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蔡英文上臺以來,諸如“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話、空話講了一大堆,但結果“經濟結構轉型”倒是轉了,只是轉得更糟糕了。對臺灣民眾而言,最關鍵的提振臺灣經濟眼看著遙遙無期,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正變成“小蟲”。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綜合實力的不斷壯大。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祖國大陸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日益成為臺灣同胞投資興業、安居生活的熱土,兩岸成為無法割捨的命運共同體。

  可悲的是,島內少數人卻對兩岸發生的變化視而不見,宣稱“絕對不會接受一中原則”,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藍博洲先生曾用“歷史的難民”來形容今天的臺灣,其實總會有一天,臺灣某些人也會成“時代的棄兒”。

  綜觀中國的歷史,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曾飽受列強欺淩,經歷了長達百餘年的國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躪的悲慘歷史,所有中華兒女對此刻骨銘心。因此,祖國的統一,民族的興,對中國人而言,既是國家命運所繫,更是個人命運所繫。

  民族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蔡英文上臺以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張小月更是叫囂“絕對不會接受一中原則”,同時聲稱“臺灣的未來掌握在臺灣2300萬民眾手中”。然而,蔡英文、張小月代表的只是少數分裂勢力,並不能真正代表2300萬台灣民眾,更不可代表兩岸民眾。張小月如此“以小博大”,實在是自不量力。

  在此次參加世衛大會問題上,蔡英文當局企圖“挾洋自重”,先後向美日喊話,並糾集11個所謂的“邦交國”拋出的邀請臺灣地區參加世衛大會的提案,但最後11個“邦交國”有一半在會上沒有發聲。很顯然,在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下,任何挑戰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和世衛大會決議的努力只能是徒勞,最終只能自取其辱。

  “一中原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由於中國內戰和二戰後的世界冷戰遺留下來的兩岸問題,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産物。在世界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兩岸問題繼續存在的客觀條件漸漸消失,徹底解決只是時間問題。而在此之前,“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兩岸同胞前途與共、機遇共用,民族的命運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復旦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博士)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