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不承認“九二共識” 大陸誰的帳也不買

2017年05月24日 09: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就職週年民調滿意度跌破5成,最不滿意的項目在兩岸關係。臺灣《中國時報》24日發表社論指出,雖然現階段蔡英文已無處理兩岸政治爭議的空間,但若想在未來3年或者7年的時間裏不至於落入進退失據的境地,那就必須從現在起,採取行動推動兩岸社會氛圍的改變,最終讓自己重新贏得改善兩岸關係的動能。

  社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就職週年民調滿意度跌破5成,最不滿意的項目在兩岸關係。蔡英文選前承諾要維持現狀,如今兩岸關係大幅倒退,國際空間被大幅限縮,經濟發展機會快速流失,民意不滿是必然的結果。

  不僅如此,隨著吳敦義就任國民黨主席,兩岸互動格局會出現新變數。至於大陸,面對臺灣島內兩大黨的兩岸政策趨同,臺灣認同問題繼續惡化,即便在感情上仍希望兩岸緩和,卻只能更加強硬。從WHA事件可清楚看到,蔡當局2016年雖然姿態很低,對“中華臺北”名稱和聯合國2758號決議已默示遵守,但大陸仍然不能接受,原因正在於臺灣的“獨臺”趨勢明確,讓大陸沒有靈活處理的空間。

  當下困局,誠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將是蔡英文政治智慧的考驗。實際上,“九二共識”原本是為照顧兩岸政治分歧、不得不採取的策略,只可惜長期被綠營污名化,在臺灣全然去合理性,不再具有調和鼎鼐的功能。

  民意對蔡英文不滿意,卻仍然願意支援她,換言之,她現在被民意“留校察看”。面對兩岸問題的兩難困境及民意矛盾的吊詭,她必須釜底抽薪,也就是從民意著手,引導民意往務實理性的方向發展。務實面對當前處境,應放棄對抗思維,在合作的架構下爭取最大空間和利益。解決民意矛盾現象,蔡當局須以具體作為帶領民眾改變觀念。

  第一,不能在言語上堅持“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在行為上卻掏空“中華民國”。

  第二,最大程度恢復臺灣與大陸的歷史連結,特別是與中華文化相連結的象徵性儀式,如遙祭黃帝陵等,將有助於民眾強化兩岸的歷史相連感。蔡英文既已接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就不宜將職務視為象徵性質,應借此平臺凸顯臺灣與中華文化的連結,以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高度向臺灣和大陸宣示,中華文化仍是臺灣文化的主流。

  第三,重新評價“習馬會”,這次會面是兩岸和平的公共財富,蔡英文不應囿于黨派之見而否定。正面評價“習馬會”有助於民進黨與大陸開啟對話,讓自己有迴旋餘地來處理兩岸官方互動。

  第四,處理“臺獨黨綱”問題,向大陸展示自己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和善意,也讓臺灣社會意識到當前兩岸發展趨勢的不可逆,從而重新思考兩岸前途問題。

  雖然現階段蔡英文已無處理兩岸政治爭議的空間,但若想在未來的時間裏不至於落入進退失據的境地,那就必須從現在起,採取行動推動兩岸社會氛圍的改變,最終讓自己重新贏得改善兩岸關係的動能。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