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路透社專訪 折射她對時政嚴重誤判

2017年05月02日 14: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又在放話了,她日前接受路透社專訪,大談兩岸關係與“臺美”關係,特別是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喊話,希望能得到相對的響應。沒想到,特朗普響應得很快,不到24小時,就拒絕了蔡英文想要再通電話的期望。同時,蔡英文這席話不禁讓民眾擔憂,究竟她與團隊有沒有基本的國際政治知識?

  蔡英文喊話特朗普被打臉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月29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蔡英文在專訪中,向特朗普喊話的重點,包括“臺美溝通密切,關係良好”,不排除與特朗普再次通電話,討論涉及經貿、軍事等雙邊議題,並表達希望能購買F35戰鬥機,強化臺灣防衛作戰能力等。

  蔡英文之所以向特朗普喊話,是趁著路透社的提問借力使力,想要測試特朗普在與習近平會面後,美方還能不能維持她上次與特朗普通電話的熱度。

  言猶在耳,路透社專訪特朗普時,提到蔡英文的説法,特朗普稱軍購F35一事,他需要考慮一下,同時對與蔡英文通電話表示拒絕。

  蔡英文上臺後,一直企圖打破格局,重新建構兩岸關係與“美臺”關係。説得更透徹些,蔡是想發展臺美、臺陸兩條關係並行線,分別發展其互動關係,不要互相牽扯。

  然而,特朗普的響應卻戳破了蔡英文的幻想,蔡英文想打美國牌來制衡大陸的算盤,根本脫離了國際政治的現實,也不符合兩岸關係的發展現實。在這種情形下,蔡英文當務之急是確保兩岸關係的穩定。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維持現狀”。

  蔡英文及團隊的時政分析能力堪憂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接受路透社專訪時,稱“我們當然期待在重要的時刻、在關鍵的事情上面,我們能夠有機會跟美國政府有更直接的溝通,也不排除有機會跟特朗普總統本人能夠通電話。”

  然而,沒有太久,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發言人崔葛瑞斯(Grace Choi)答覆,“美國仍信守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更令蔡英文難堪的還在後頭。特朗普接受路透社提問時對於與蔡英文通電話表示拒絕。

  對此,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月29日發表社評説,如果這不是自作多情、熱臉貼冷屁股的話,那什麼才是自我羞辱?蔡英文這席話不禁讓民眾擔憂,究竟她與團隊有沒有基本的國際政治知識?蔡英文竟然拋出這樣的話題,根本是自取其辱,怪不得別人。更嚴重的後果,就是外界將對蔡當局的國際情勢評析能力産生疑慮,也無法認同蔡當局把“對外關係”轉為內部消費的政治操作。

  蔡英文對兩岸關係存在嚴重誤判

  蔡英文在專訪時重申自去年520以來“低調、不挑釁”的兩岸政策,自認已釋出“最大善意”,既強調臺海雙方都面臨一個新的問卷,也呼籲習近平展現大國領導人格局,應以不同角度看兩岸關係,蔡英文還認為“臺灣能否參與WHA,是兩岸關係重要指標。”

  蔡英文甚至還糾正路透社記者,不該以“惡化”形容當前的兩岸情勢,認為還不到這麼糟。這與超過6成島內民眾不滿意其兩岸政策的民調結果相差太多,難怪蔡英文會對民眾的期盼無動於衷,因為根本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月29日發表社評説,倘若當前停滯不前的兩岸關係還稱不上“惡化”,民眾不禁要問蔡英文:兩岸互動要下沉到怎樣不堪境地才夠得上您的眼呢?才符合您所謂“惡化”的條件?蔡當局一年來無法順利敲定派駐東南亞國家的代表,被民進黨吹捧能取代大陸市場的“新南向”政策,連個影子都沒有。在“兩岸冷和、東盟不進”的情形下,反而是臺灣整體的經濟發展被民進黨搞得死氣沉沉。

  蔡英文要中國大陸“調整兩岸立場”來遷就她的隱性“臺獨”路線,如果不是她自不量力,不然就是癡人説夢。要知道,“一中原則”是大陸政府處理國際事務的最重要基石,也是各國不會輕易跨過的紅線。

  蔡英文一味地要求中國大陸釋出善意,卻從未思考這樣的兩岸對話基礎是什麼。“習特會”的舉行是因特朗普願意接受“一中政策”,在民進黨仍對兩岸定位混沌不清的情況下,大陸又何必向蔡當局讓步呢?

  蔡英文所謂“釋出善意”的虛偽

  蔡英文一再説明,民進黨當局自去年520之後,就釋出許多善意,包括不挑釁、不情緒化地處理兩岸爭議等。然而,這些都只是當政者應該做的,與所謂的善意有天壤之別。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月29日社評指出,難道中國大陸不了解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內部所進行的一連串“去中國化”政策,根本就是想切斷兩岸連結嗎?蔡英文自以為內外有別的操作,在大陸人眼中,根本就無心拉近兩岸距離,也沒有與大陸改善關係的真心誠意。

  最後,蔡英文還以臺灣能否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今年WHA會議,作為兩岸互動的重要指標。如此近乎要挾的口吻,使得民眾從蔡英文身上完全看不到遠見視野。在民進黨執意走“臺獨”路線的同時,也等於是自掘墳墓,在國際社會根本走不通。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