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學者:避免成為棄子 臺應正視“九二共識”

2017年04月07日 09: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美國時間6日,位於佛羅裏達州的海湖莊園迎來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首次會晤。臺灣《中國時報》7日發表臺灣“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蘇進強的評論指出,國際政治講究的是實力原則與利益導向,臺灣地區要避免成為美國的棋子或棄子,重新正視確保兩岸和平發展的“九二共識”。

  評論摘編如下:

  全球矚目的“習特會”登場,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而臺當局高層對此也如履薄冰。

  特朗普的疾言厲色,雖然讓産業界紛紛表態加強投資美國提高就業率,但是在國際社會的效果卻適得其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勢力與恐怖威脅未見減緩,朝鮮問題變本加厲。甚至川普表態與日本首相安倍的安保合作,也産生“提油救火”的負面效果,這些現象也凸顯了中美兩國在亞太區域其中,合則兩利、爭則兩害的必然。

  特朗普若能以此次會談,和習近平建構共謀、共治區域安全及兩國互利的戰略合作,或可暫時紓緩國內的壓力。

  對臺灣地區而言,“習特會”是否會使臺灣地區成為美國的棄子,使臺當局憂心忡忡。臺當局“陸委會”更公開呼籲美國堅守對臺承諾的底線,相關部門眾口鑠金認為不致于發生簽訂“第四公報”的情形。李大維、張小月也在宣示“兩岸關係不是外交關係”,馮世寬更明言拒絕軍購“薩德”飛彈,其善意與危機預防的用心不言可喻。

  不可否任,特朗普上任前曾經因接了一通蔡英文的電話,而使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2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同習近平通電話時,表示充分理解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的高度重要性。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就美國而言,臺灣地區戰略地位的功能在於保障其在亞太地區平均每年高達70%的對外經貿利益,長期以來,臺灣地區反而花費鉅資購買其軍備,可謂吃定了臺灣地區。然而,如果兩岸能結束停擺狀態,使臺海和平發展制度化,臺灣地區其實不必將國防安全寄託于美國,老是當美國軍售的冤大頭。

  國際政治講究的是實力原則與利益導向,中美關係無論未來如何,臺灣地區都無法從中牟利,要避免成為美國的棋子或棄子,臺當局實應以國際大視野理性看待“習特會”,並重新正視確保兩岸和平發展的“九二共識”。(蘇進強,作者係臺灣“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