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兩岸一家親”是化解兩岸僵局的“心”動力

2016年11月28日 08: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發表十余次對臺講話,樹立起了共圓“中國夢”這麵糰結兩岸同胞共同奮鬥的精神旗幟,並以“兩岸一家親”的溫情召喚作為核心理念之一,提出了一系列對臺工作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戰略。“兩岸一家親”高頻率地出現在習總書記的對臺講話中,表達了對臺灣同胞的真切理解及共創美好未來的真誠心願,雖然只有五個字,卻意涵深厚:因為一家親,我們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因為一家親,我們願意同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因為一家親,我們是命運共同體、有共同的民族使命。特別是在臺灣新當局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而致兩岸陷入僵局的當下,“兩岸一家親”尤顯珍貴。臺灣觀光旅遊業在9月舉行的抗議臺當局兩岸政策的大遊行中打出“兩岸一家親”的標語,即證明了“一家親”的力量,正是可以破解兩岸僵局的正能量之源。

  一、“兩岸一家親”的感性來源:“知臺派”的以心交心

  早有島內媒體稱習近平是“知臺派”,因為他有在與臺灣一水之隔、臺胞聚集的福建省工作17年的經驗,在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前,就與臺灣頗有淵源。習近平在擔任福建省省長、福州市委書記、廈門市副市長等職時,就常與來自臺灣的政界和商界人士交流,為跨海打拼的臺商解決了一系列難題,許多臺胞都把他視為好朋友。也因此,習近平的言語間很自然地充滿了情感,在2014年會見連戰時那句“不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臺灣討生活,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臺灣,廣大臺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令人動容。他説,我們完全理解臺灣同胞的心情,熨平心理創傷需要親情,解決現實問題需要真情,我們有耐心,但更有信心。親情不僅能療傷止痛、化解心結,而且能實現心靈契合。

  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在會見臺灣客人時提及“兩岸一家親”。2013年10月6日在印尼巴厘島會見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時他強調,兩岸雙方應該堅持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倡導“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加強交流合作,共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14年2月18日會見連戰時他強調,希望兩岸雙方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順勢而為,齊心協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兩岸民眾,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4年5月7日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他強調,只要我們都從“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出發,將心比心,以誠相待,就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2015年11月“習馬會”時他強調:兩岸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會見洪秀柱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時他説,我們將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縱觀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對臺講話,“情”字自始至終貫穿其中,無論是血脈相連的親情、命運與共的同胞情,還是共圓中國夢的民族情,都濃烈、熾熱,給人溫暖。最重要的是,這些“情”與生俱來、渾然天成、不可磨滅,這是兩岸間所有交往的最基礎溫度,是兩岸能夠共同前行追求幸福的重要力量,也是大陸真誠希望臺灣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臺灣同胞過上安寧幸福生活的樸實心願。“兩岸一家親”理念既是全黨智慧的結晶,也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這個“知臺派”自信、務實、真誠、接地氣的個人風格。

  二、“兩岸一家親”的理性深化:與“臺獨”勢不兩立

  “兩岸一家親”的對立面,就是“臺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方面,無論是在會見蕭萬長、朱立倫、洪秀柱,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臺灣各界代表人士,亦或全國“兩會”等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在反覆強調:“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企圖挑起兩岸民眾和社會對立、割斷兩岸同胞精神紐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必須堅決反對。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建立並持續增進互信,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方向和良好勢頭的關鍵。由於兩岸間存在一些差異等原因,兩岸關係遇到一些困難和阻力在所難免。越是這樣越需要加強交流、增進互信,保持良性互動、相向而行。

  大陸反對“臺獨”絕不會有任何妥協,對“兩岸一家親”的真誠與熱情也永遠不會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傳達這樣的訊息:無論兩岸關係面臨怎樣的新形勢,大陸對臺工作的戰略方針都不會發生改變。2013年會見蕭萬長時他就強調:大陸方面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決心是堅定的,方針政策是明確的。2014年會見連戰時他提出:對臺灣同胞要一視同仁,要不分黨派,無論是誰,不管他以前有過什麼主張,只要現在願意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他強調:只要不跨越大陸對臺政策的“底線”,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都不會存在障礙。2016年全國“兩會”時,他再次強調: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這是民進黨蔡英文勝選後總書記首次就臺灣問題發表講話,充分顯示了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誠意和善意。即使是在民進黨當局今年520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仍然堅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回應島內主流民意需求,持續展開兩岸民間交流,繼續實施行之有效的各項政策,讓廣大臺灣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都能享受到更多的福祉。

  早有臺灣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對“臺獨”是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銅墻”與“鐵壁”,兩岸關係要融冰復進,民進黨繞不開這兩道題。因為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代表著一個國家與民族最基本的尊嚴與人權,就像習總書記一再強調的: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靈溝通。反對“臺獨”的同時,就是對祖國和平統一的堅定信念,“兩岸一家親”理念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無可替代。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