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從民眾下跪到臺灣的自我中心主義

2017年03月31日 08: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3月31日發表社論説,臺當局副領導人呂秀蓮受邀赴泰國,卻兩度遭拒發簽證,因而大罵泰國是“不入流國家”。同日,臺北市長柯文哲訪問東南亞,在泰國問到臺灣對香港的觀光優勢時,竟信口説出:“香港很無聊,一個小島有什麼好看的?”兩人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但這種睥睨天下、鄙夷萬方的説法,也反映出臺灣不可救藥的“自我中心主義”心態。

  然而,也是同一天,臺北街頭卻上演了民眾下跪的場面。在退休軍公教抗議年金改革方案的活動中,一群在忠烈祠陳情的退休人員竟集體下跪,希望遞交陳情書;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車隊來回賓士,均未予理會,抗議者只能憤而撕毀陳情書。在臺灣民主化30年之後,被稱為“頭家”的人民竟至要在街頭下跪,還無人理睬,這何等諷刺!

  當政治人物越來越傲慢,人民卻越來越卑微,這樣離譜而突梯的景象,除顯示臺灣民主的倒退,也反映新臺灣的族群建構越來越難保持表裏如一。早年的臺灣,臺當局和人民努力在凶險的國際局勢中維持生存,靠著勤懇打拼營造經濟奇跡,從而壯大自己的實力和信心。今天的臺灣,臺當局靠著大話和牛皮來展示自己的威風,靠著分化社會來販賣改革的秘方,靠著侵討他人的財産來營造自己的政績,靠著藐視鄰居來凸顯自己的尊嚴,人民則被踩在腳下。試問,如此畸形的臺灣中心主義,真是生存發展的最佳戰略嗎?大聲開罵就能扭轉局面嗎?貶損別人,自己就能扳回一城嗎?

  當然沒用!動輒開罵,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只能掩飾自己的進退失據,暴露臺當局高呼“南向”卻四處受阻的窘境。政治人物色厲內荏,只能發泄內心的不滿,和支援者互相依偎取暖,卻無法扭轉現實“外交”的不利處境。這些政治人物愈是誇張自大,就愈顯示其內心的虛弱與淺薄;道理很簡單:如果民進黨要把兩岸關係視為一場硬戰,那就得拿出實力來以硬碰硬;如果缺乏硬碰的實力,又缺乏因應的智慧,卻只會控訴對手以強淩弱,甚至把應該交好的“友邦”都扯進去罵,這樣的“外交”怎麼可能走出活路?

  臺灣自我中心主義的心態已存在多年,且越來越誇張,越來越變態。例如,臺灣的詐騙集團足跡遍及全球,臺當局似乎全不以為可恥,總是等到詐欺犯即將被遣送中國大陸,才出來作勢“搶人”一番;把事件化為兩岸之爭,人們情緒“反中”一上來,焦點就不見了。

  與“外交”上的自我中心主義相對,臺灣民主精神的消退,同樣令人擔憂。陳情民眾公開向執政者下跪,彷彿又倒回了從前。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高聲宣佈“人民當家作主”;第三次政黨輪替,卻換成“人民向主政者下跪”,這是多麼可悲的現象。蔡當局剝奪軍公教的退休金,反對者本來可以據理力爭,有什麼必要如此卑微?

  傲慢的政治人物,喪志的升斗小民,自我蒙昧于國際現實的心態,臺灣自我中心主義的政治將走向何方?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