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與臺胞分享發展機遇 強化“中國人”意識

2017年03月28日 15: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3月24日下午,在海南博鰲會見了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的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澳門《新華澳報》327日發表署名富權的評論文章指出,張高麗在會談中的講話有利於促進兩岸民間經貿交流,固化臺商及其周邊人士的“中國人”意識,充分體現了“兩岸一家親”。

  評論摘編如下:

  海南博鰲論壇自成立後,就成為國共兩黨以至是海峽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其重要性雖然不及“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和“海峽論壇”,但由於其主要議題是在經貿合作方面,因而可以使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議題,比上述兩個平臺更為集中。以經貿見長的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先後11次代表臺灣方面參與博鰲論壇,並與大陸領導人會面,達成了不少共識乃至成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24日下午,在海南博鰲會見了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的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張高麗表示,大陸的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將繼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深化兩岸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研究出臺新的政策措施,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大陸願意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希望臺灣工商界朋友積極參與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

  這個是一個好消息,也是在目前階段,有利於促進兩岸民間經貿交流,將大陸臺商在大陸的根留住的有力措施。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兩岸一家親”,從感情上將兩岸人民緊密連在一起,因而也是遏制“臺獨”分裂主義的有力措施。

  大陸的投資經營環境條件要比東南亞國家好。東南亞除了語言不通之外,基礎建設落後、不少地方政治混亂,先後兩次亞洲金融風暴後更是出現諸多經濟政治亂象,許多臺商投資失利血本無歸。對於蔡英文實施的“新南向”政策,臺商們還是猶豫不決,這也正是一些臺商不願出走的原因。

  因此,大陸可以“與時俱進”地推出新的有利條件,讓臺商能夠繼續獲得合理利潤,可以與大陸商人同等競爭,比其他外資多一個有利條件。

  這也正是具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岸一家親”,讓臺灣商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一個好辦法,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産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進一步固化臺商及其周邊人士的“中國人”意識。

  實際上,向臺灣居民簽發卡式臺胞證,使得臺灣民眾來往兩岸十分方便,就像是走親戚,有利於加強兩岸之間的交流,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的交流。讓臺灣居民回家的感覺,感受到尊重,縮短兩岸心理距離以至是“零障礙”,促進兩岸民眾心理契合,有利於強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意識。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